文/欣然
已是隆冬时节。下午4点多钟,太阳就收敛起光芒不知躲到那里休闲去了。
我有点疲惫想运动一下。一个人恍恍惚惚的在河堤上漫步,冷风一吹,寒气逼人。
堤外是一派萧条的肃杀之气,宽阔的河面波澜不惊也是一副青冷的面孔,无景可赏。堤上的水泥路面也少见行人和车辆的游走与奔忙。与春夏日的那种热热闹闹的景致大相径庭!
堤内的边坡被沿堤而居的居民们开发成了没有篱笆的菜园子,呈带状排开向远处延展。沿堤的平房老屋分排分段是各单位的宿舍,几座零星的私人搂房夹杂其间也没有统一的规划。
这些菜园子就成了各家各户屋后的自留地。自己开荒自己种菜既丰富了居民的菜蓝子同时也有护堤的功效,还绿化了环境,真是一举三得。政府水利部门也乐得放管服。
各种各样的蔬菜长满堤坡很养眼,在寒冷的冬季也呈现蓬勃的生机。随摘随用绝对的绿色无公害。也没有被偷被盗的烦心事。倘若有人来顺路随意摘几把菜回去也算一种分享,并不存在什么顺手牵羊而被菜园的主人漫骂或指责。
这其中,有一块菜地是我丈母娘开发种植保养的。大概60㎡左右,也就一分地的面积。白萝卜、大白菜、红菜苔、大蒜苗、盐须菜分成大小不一的几块,葱葱茏茏长得饱满厚实。元月2号我和爱人开车回来看望两位老人,这几天吃的素菜都是在这园子里现摘的。这又让我或多或少感受了冬天一些收获的喜悦!心中又升起一股暖意。
我在堤上散步一路,看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菜园里辛勤侍弄。一对老夫妻八十岁左右,一个在翻地平整一个在栽种生菜苗。我问大妈种的生菜苗到什么时候可以长好。大妈说开春之后就可以吃,春节油荤重,用生菜涮火锅或清炒或生拌都可以很好的去油养胃,等长好了你也可以来摘去吃的。我和大爷也聊了几句家常,大爷脱下外套继续挥镐。我立即掏出手机拍下这生动而珍贵的画面留个念想!
我的丈母娘今年已经76了,身体还硬朗,人也很精神。她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家庭主妇为职,与岳父养育了6个子女。以前还要代管早逝的叔叔因婶娘改嫁而留下的一个女儿。她总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支撑起了家庭生活的一片天空。
她不只讲究卫生爱收捡,厨艺精湛,开荒种菜也很有经验。她虽然不识字,但在家庭生活的开销和计划上也很有谋略。勤俭持家,日子过得实在也很有味道!劳碌惯了,没有一天是闲得住的,一天不做事就心里发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与身俱来的美德!
逢年过节,我们从外地回来团聚,那种丰盛的家宴一桌又一桌,都主要是丈母娘操持。尤其是每年的年货都很丰盛。我们晚辈只能打打下手或干脆打麻将等着享口福。一大家子人吃得舒服玩得开心其乐融融。
做女婿很多年,我也常听说在孩子们小时候的困难岁月,丈母娘是如何艰辛劳作与奉献的故事。心中由然起敬!
丈母娘个子虽小,但在我心里始终是高大而伟岸的!平时聚少离多,她老人家勤劳的身影常常在我眼前浮现。更多一份思念与牵挂!
我心想我岳父这一生因为我丈母娘的贤惠贤德和善良仁慈以及辛勤操劳是何其的幸福!我们儿孙也因为有这样的长辈而幸运而感激而孝顺!
我在堤上一路散步一路暇想。为什么这些菜地里总是活动着一些老年人勤劳的身影呢?!这些老人大多是乡镇的退休职工,子女大多在本地有单位或在外地工作。他们虽然不是种地的农民,但离农村乡土近便,对田里的庄稼有感情,只要用点心,种菜的难题是可以克服的。他们退而不休,也收获着生活的喜悦与大地的馈赠。
反观如今的年轻人也许根本就不屑于种菜这一行或吃着美味可口却不知如何耕耘,更有甚者五谷不分的把韭菜当麦苗。有点悲哀!
老人已老,来日不多。未来,种地的问题、粮食蔬菜瓜果的问题不得不令人心忧。后继乏人,绝不是无根由的杞人忧天!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由衷的希望这些勤劳的身影中多一些年轻人的身影!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一定要有人来继承才好!
天渐渐暗淡了,丈母娘打开后门到菜园子摘了一把盐须菜(也叫香菜)准备晚上下火锅。见我还在堤上踟蹰徘徊,喊我回家吃饭。
(2020年元月5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