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拍了一部日本文化为背景的定格动画电影,带了那么点魔幻色彩,带了点美国嬉皮精神,带了点黑色小惊悚。不懂动画制作,据说其制作的手法已经获得了业内高分评价,据说出品的美国莱卡工作室也是高品质动画片公司,据说角逐奥斯卡......虽然也有美极了的画风,也有出乎意想之外的情节,但让我动情前往的不是这些,而是电影里传递出来的浓郁人文情怀。触动我的是影片中回荡的似曾相似的共情,让我深深地觉得在价值缺位现实,得以共鸣。
看动画片最大的好处就是: 不管过程怎样,都可以期待着一场邪不压正,终究是花好月圆的ending。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一个名叫kubo的独眼日本少年和母亲相依为命,为躲避自己外祖父和小姨追杀,被迫四处浪迹,靠弹奏魔琴和讲传奇故事为生,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但是最终因为邪恶势力所追杀,母亲最终战死,而他也被迫前往找寻父亲的铠甲途中,打败邪恶势力,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勇士。
1.英雄们悲壮的成长史
一般而言,英雄的出场总是带着无限光芒,显赫的家世,自带无线的光芒,kobu的成长就是这样。父母都各自为天上人家的社会精英,出生在名门望族,只是在被追杀后沦为混迹江湖的流浪者,然而这些都隐藏不了他的能力,即使他讲个故事也是如此吸引人,哪怕落魄在乡间田野,也能够获得最大的支持和赞许。也许,日子也可以这样平淡地度过,但是他因为晚归,被月神一族发现,一路追杀,也从事开启他人生的另一个篇章,某些人总是在冥冥中等待那些个日子的出现,苦难出现的本身,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变成更好的某某某——这部电影的定的基调大概就是如此。
想要塑造英雄,能得把人物丰满,个性突出,这是必须的。
影片里对kubo的成长的历程转变也是属于符合会讲故事的类型。天马行空的念想,倒叙的推进都很好的把握了观众的心理节奏。当你有一个问题的时候,影片慢慢地把答案给你,你恍然大悟,更加贴合了主角的个性,也对kubo这个人物更加认可。他,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对家庭生活,父母双亲的渴望,也有沉静、果敢的一面。仗义、沉稳、机智、幽默,放佛别人孩子所有的有点都齐聚在一人身上了。
至少这样的英雄成长史,我们在内心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了,认可了。
2.揪心的小细节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融合才是这个作品的最大的亮点。对于欧美观影者而言,这样的剧情的推进,对月神的描述,对乐器的感知,对神灵的敬畏......这些是在他们价值文化体系里缺少的,也是带着神秘色彩的部分,具备吸引的部分。而对于具有东方文明的我们来说,这部电影传递出来的价值体系,也是很容易接受的: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对于命运的不放弃的抗争,对完整家庭的天伦之乐的追求。
尤其是电影部分细节的处理。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吃饭的两个片段闪现:第一次是kubo为母亲摆好餐具,服侍母亲用餐,影片很细节地加了一段。Kobu为母亲喂饭,近乎神志不清的母亲把饭黏在了嘴角,他小心翼翼地把米饭再放进她的嘴里,从而内心一个声音在呼唤,他多么希望能够坐在爸爸妈妈之间一起吃饭。镜头的另一处,则是在船上,kubo和甲壳虫、雪山猴一起吃饭,他不自觉的感受着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吃饭的念头。
所有的聚焦点都在围绕对家庭生活的美好憧憬,kobu努力着想要找到父亲,想要一家团圆,却最终用母亲的头发、父亲给的遗物变成琴弦,打败了妖魔鬼怪,虽然最终也去失去父母,只是,所有这些都成就日后的kubo。
另一个是对于放河灯的描写。影片对于这部分的描写非常唯美,那些是为去世的人引航会家的路灯,但是电影却反而强调对亲人的一种思念的情怀。有的人,即使已经离开,但是依然存在,未曾远离,成为深远记忆的一部分,艺术化的处理,反而让这些更加美好。
不管置身何种文化,不同的风俗人情,但是总会有共同的东西藏匿在每个人的心头。电影除去一些商业动机,我想还是需要这些人文的责任。
3.你心里的“花好月圆”是哪出?
始终相信每个人在看同样一部电影,看到的是什么,映射的是自己的人生。好在电影都是以不同的形式的“花好月圆”结束,让我们的追求答案的过程,内心也满足了一场,好歹没有辜负这一场超越语言,超越情节的约会。
联想起最近看的《菊与刀》,美国人著书立说解读日本人,却成为史上难得的一部佳作。作者对于人性的把握非常精准,对于成为“一个人”的前因后果分析地非常到位。不管如何矛盾的个体,不管看似不够联系的景观,但是我们都不能否认如下的一些事实:每个人都在等一盏灯,在等一个人,等一场经历,让自己努力成为谁谁谁,然而现实中,我们终究连成为自己都很难,更何况成为哪个人呢?只是,在追求“花好月圆”的时候,我们坚守的那些关于家、关于爱、关于美好、关于人之初,性本善的记忆都不该为丢失。
道理都懂,但不见得我们都能够体味,只好默默祝愿我们各自的“花好月圆”都能够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