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酒消愁愁更愁。当我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往往都会做出一种“缓解压力”的承诺,多巴胺会向我们承诺,这样做是对的,会使我们快乐。而过多的多巴胺的分泌只会让我们“我想做”的欲望增强,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另外一种方法,控制自己多巴阿的分泌,因为“我想做”只会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快乐,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一 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根据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应激反应是身体内部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变化,让你能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保护自己,人脑不仅仅可以保护人的生命,它也会维持人的心情,所以当我们感到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指引我们,让我们去做我们认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这些所谓的快乐的事更多的是“我想做”的事,比如打游戏,购物,暴饮暴食等一些不良的行为。而事后,我们也并不能很好的得到满足,相反的还可没能会因为自己的羞愧而做出更多的“我想做”的事,以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出策略上的改变,我们应该意识到真正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应该是增强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让我们大脑不在对压力产生反应,从而避免了多巴胺的分泌。而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当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寻找一些有效的解决压力的方式,比如慢跑,阅读,冥想等一些有创意的爱好。
二 “那又如何"效应
当我们尝试着节食减肥时,因为某一种失误,自己多吃了一蛋糕,自己感觉到情绪低落,这是违反了自己的节食计划的。但我们很少会避免吃第二口蛋糕,我们往往会说,那又怎样,反正自己已经坏了计划,不如把它吃光吧。以此来安慰自己。仔细一想其实“那又怎样”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坚持一个好习惯中途间断了一天、计划早起,但自己却晚起了半个小时……一般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往往会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在这背后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愧疚而心情低落,也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一丝的满足感,幻想着明天的自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诺言,但事实情况确是我们不断的违反了自己的计划,不断的幻想着明天的自己会更好。所以当再次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自我谅解,消除自己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避免陷入屈服的泥潭,及时的正视自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下一次的失败。
试着去做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我们在做一件事时我们不能保证它一定是完美的,所以我们需要去思考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干扰,从而提前做出一些应对策略。就好比坚持一个习惯,你至少应该提前思考如果我没能坚持下去该怎么处理?我不想坚持的时候我是否需要找人帮助自己等,这样就避免了遇到这种情况而没做准备的时,我们的多巴胺就会出来作祟,让我们去做大脑认为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