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家附近的一个小卖部买包烟,突然发现它的样子变了,而且这种样子的改变,店主自己还没有花钱。
这个小卖部原来是路边的一间很简单的房子,房子中间是大门,门两侧有两个窗户。今天过去看,两个窗户还在,大门已经拆掉,用砖头垒了一半的高度,也就是说原来的大门变成了一个窗口的形式,你去买东西的时候,就好像是在政府机关办事窗口办事一样。
这种感觉,说实话我很不喜欢。想必大家也都明白,这是政府近期治理“开墙打洞”之后的结果。
小时候,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家事业单位家属院。这种家属大院里一般都会有一个小卖部,里面灯光可能非常昏暗,货架可能是比较破旧了,露出了斑驳的底色,柜台的玻璃估计也是比较脏,看着好长时间都没有擦过。这种小卖部一般卖的都是醋、酱油、白糖、麻酱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各种零食,所以空气中也会弥漫着各种商品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虽然是种混合的味道,但是绝不难闻。这样的空间往往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对我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一旦家里要打个酱油或者醋,我们都会踊跃举手争取爸妈同意我们去,为的就是能用买东西省下来的钱买一些自己想要的零食,例如大白兔奶糖啊、酸三色啊、无花果之类的东西。爸妈一般也不揭穿我们,故意稍微多给我们一点钱,好满足我们的这点儿小心思。要是实在抠不出这个钱来,我们也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偷着去喝打回来的醋,偷着舔几口打回家装在碗里的麻酱。结果最后一般都会是喝醋喝的自己胃里烧得慌,舔麻酱舔的一嘴花。这要被爸妈发现了,就只能听天由命看他们的心情: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吃到竹笋炒肉甚至是混双合作的竹笋炒肉了。
不过别说,小时候的醋酸是酸,可经常有非常舒服的甜的回味。现在这样的醋,恐怕要买那种比较贵的醋才会感到这种回口了。
除去这种位置固定的小卖部,更多的还会看到一些流动的小摊贩。有推着自行车的,有推着三轮车的,也会看到推着木板车的,上面同样有着各种的小零食。而和小卖部相比,这些小摊贩还会买一些小儿书或者文具之类的。像当年非常著名的连环画《圣斗士星矢》、《幽游白书》之类的,就都是和小朋友一起买回来,大家换着看看完的。还有很多的贴画之类的东西,例如擎天柱、威震天,也是当年我们的最爱。如果谁能够集齐一套,那简直就是孩子王啊。这些书和贴画,给我们这些孩子一个新的天地,让我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什么样,给了我们很多方面的懵懂的教育,也让多少年后我们的聚会中,这些书的内容仍然是话题之一。
我们这些当年的“熊孩子”,好些人有一个现在想起来很怪异的毛病:把橡皮切成非常细碎的小粒。而且切完之后,好像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直接就扔掉。也就是说,我们享受的就是把橡皮切碎的这个过程,真的很奇怪不知道当年是一种什么心理。而橡皮和切橡皮用的小刀,也都是从这种流动小摊贩手里买的。
在几十年之后的今天,这种小卖部、小摊贩由于品控不过关、城市治理需要等诸多理由,早就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现的,更多的是街头的24小时便利店和大中型超市。虽然仍有一些小卖部存留,但此小卖部已经和小时候那种意义的小卖部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情形,用城市规划、城市治理角色的人员的讲法,会叫做“城市功能升级、水平提高”。要我说,这种说法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更应该说的是,“生活气息”减少了,特别是拆墙打洞治理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有时候看着下学的学生在7-11、快客这种24小时便利店里买东西结账,我会觉得他们挺可怜的。
他们接触到的,都是高度工业化、标准化的零食,所见到的都是服务员,而不是多种多样的选择,不是富有人情味的大妈服务员。因为这些大妈服务员很可能就和我们一起住在同一个家属大院里,她们可能就是我们的邻居,甚至于还会和我们沾亲带故。她们会告诉我,今天我爱吃的大白兔奶糖到货了;我爸要喝的酒这一批不错,可以买点儿;最近的醋比较稀,买着不合算,不着急就过两天再来……而便利店里的服务员,都挺年轻的,都不难看,见到你都会笑脸相迎、热情服务。但那是公司对他们的要求,是对他们的KPI考核,而不是真心的对顾客的关心。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生硬了,太没有生活气息了,太没有人情味了。
特别是现在进行的拆墙打洞治理,用一种统一的外观要求所有的临街店面。可是这种统一的外观,又不是适合所有的地方。在不适合的地方,看起来就会非常的不协调。也许他们的目的是好的,希望所有的地方都能统一,都能有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外观,在外地、国外游客游览的时候,有一个好的观感。
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我怎么感觉非常像《乐高大电影》这个片子里的情节呢?电影中,乐高世界的统治者叫做生意王,他对乐高世界中那些充满创意的小人极度不满,他讨厌不同系列的乐高世界相互交叉,更讨厌脱离了说明书独辟蹊径的发明创造。因此他将所有世界隔开,囚禁了那些创意大师,要求所有乐高世界的小人都按照统一的模式生活。
一个城市,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就有着不同的风格。所以一个城市,是不可能统一的,我们所希望的,是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多样性。同时,中国人毕竟是注重情感更多的一个民族,我们也更希望保有以前那种人和人之间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而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对我们这些原住民利益的漠视。
也许,拆墙打洞这样的行动以及历年来各种城市治理的行动,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却是不足。也许拆墙打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只要有不合理的地方,它就不是一个完美的设想。这种涉及全社会的行动,自然应该考虑的尽可能全面,分各种不同的情况,确定何种情况应该治理,何种不应该治理。而不能仅仅是为了省事,就一套办法应对所有情况。这样的做法,是懒政,也是无能。他们更多的是想一种统一,而根本不管原住民生活的方便性,难不成他们想把原住民都赶走吗?这不是漠视原住民的利益吗?而这点,是比懒政更恶劣的事情。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无人超市。
无人超市把“卖东西”这个事情做到了一个极致:永不关门,没有推荐,没有办会员卡,没有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看上什么东西直接自动结算,买完就走。如果从“坪效”这个零售业指标来说,绝对会比较高。也许未来随着科学的进步,思想的开拓,会有更先进的形式出现,但迄今为止,这是“卖东西”的最高形态,它更好更僵硬的满足了人们购物的需求。它从坪效出发,总算以及终于把店员都给排除在外了。
它使得线下越来越冷冰冰,越来越充满了机器的味道,越来越没人味儿。
虽然这种形态是由市场的力量推出的,但是这样的形态政府会很喜欢:它足够漂亮,外观足够高大上,足够标准,足够好管理,满足现代城市治理的很多指标要求。
但是这种形式,却牺牲了卖货以外的一切意义。
这样的形态,真的好么?
这个问题真的需要好好琢磨一下。否则的话,真的是像网上说的,政府官员都不是当地人,对当地是没有感情的,只考虑自己的政绩如何GDP有没有增长,缺少人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