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眼里,让学生怨恨的教师一定是打骂、体罚、恶意训斥或引发强烈冲突的教师,但可曾想到,一些常常被教师们忽略的或者是认为理所应当的小事,同样会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和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曾看到一篇《勿留遗憾》的文章,说某次聚会中同伴谈起“恶师榜”,位于前列的,居然是在大多教师眼里的“平常小事”。
一件是当年该学生受父亲去世的影响,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也知道此事,不但自始至终没有安慰过一句,还在班上多次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成绩的退步。
另一件是关于编排座位的,矮小的他被编到最后,他要求换座位遭到班主任的拒绝,于是就独自挪座位到讲台旁边,班主任发现后马上指令班干部将其座位搬回原处。
以上两件小事都列入“恶师榜”,前面一件还位列为恶师第一名。真让我倒抽一口冷气:这么样的“小事”对学生能产生这么大的伤害,如果不注意,自己也很容易成为学生眼中的恶师!
确实,在很多教师眼里,这类事都是最为平常不过的了。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最要紧的不就是学业成绩吗?成绩退步,当然要批评的了。除此之外,什么心理教育、健康成长、健全人格、人生道理等等,如果不违反纪律,不影响学习成绩,教师也就没必要再谈了。
所以,学生们都这样认为,老师找你“谈心教育”,无非是因为两种事:一是学习出现了问题,一是违反纪律犯错误。对上述第一个事例,大多教师觉得也不怎么样,至多是认为该教师批评学生过分了些而已。而第二个事例中的这位班主任的“铁腕治班”现象更为普遍,觉得这样“说一不二”、“雷厉风行”是培养教师权威的必须,成为许多班主任的“治班法宝”。
这两位“恶师”的共同特点是:铁面无情,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没有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这样的教师关心提其实是自己――自己治班的“政绩”,自己的“师道尊严”,等等。
缺乏了情感和关爱的教育,只能是贫瘠和荒芜的。如何真正地关爱学生,得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教育中的“小事情,大影响”的情形屡见不鲜。
语文课上,学生小湖很活跃,积极举手发言。一次回答跑了题,老师说:“呵,你什么都好,就是缺少一根弦,不开窍!”在同学们的哄笑中,小湖红着脸低下头不出声。此后,小湖在课堂上变得不爱出声了,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减弱,成绩也明显下降。
李军纪律松散,经常旷课逃学,班主任李老师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育,有了好转迹象,不过常有反复,这次,又因在外打台球和人产生矛盾而打架。李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地大声训斥:“太令人失望了,真是没前途!你父母是白养你的了!”结果,就因为李老师的一句气话,李军干脆破罐破摔,最后被迫辍学……
同样,一个真诚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注的眼神,能在学生心中产生极大的能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记得笔者曾在某课堂上学生自习的间隙,随意地轻轻问一下平时沉默少言、极少引起教师注意的学生:“刚才我讲的,你听懂了吗?”然后查看他的练习本,说:“做得不错。”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己不经意的言行,却对这位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几年后,在读大学的他还专门写信给我提到这件事,说他当时非常感动,因为从来没有老师这样关注过他,也从那时候开始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决心更加努力学习,最终顺利考上重点高中。
“一句话,一辈子。”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敏感而脆弱。教育中的“小事”,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大事”。
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应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像对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牢记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时刻谨慎言行的意识习惯,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每一位孩子,避免因“小事”而造成教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