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中,祈同伟这个角色,惹来很多网友的热议。
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老女人看上,前程受阻,为了能上升得快一点,主动向有权势有背景的老女人求婚,婚后事业步步高升,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以及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导致他不折手段的捞钱,甚至杀了人。
这个人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他的经历,让很多人感同身受,毕竟,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运动,让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这样的人,真的值得同情吗?
一:首先,物质的贫困一定是内心自卑唯一的原因吗?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物质上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的落差,确实会吞噬一个人的精神,让他产生挥之不去的自卑感。
但是,如果一个很丑的人,生活在一堆漂亮的人中间,或者一个很蠢的人,生活在一堆很聪明的人中间,这种和周围大多数人相比而产生的落差,同样可以让一个人产生严重的自卑感。
为什么相貌,智商上的差异产生的自卑,不会引发社会大众的同情,而物质匮乏引发的自卑,却能如此撩拨大众的神经呢?
这大概是因为,相貌智商天决定,而物质,是后天的。
但是,即便物质上的贫富差距,有社会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但是,1,就没有个人的原因吗?难道现在穷,弱的这些人,自身就没有一点原因吗?
2,即便真是社会的,历史的原因,现在靠着这一代人,就真的能完美解决?实现理想状态下的公平和正义?牺牲了社会发展的效率,导致下一代的贫困,这又公平,又正义了吗?
二,物质的贫困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因为人天性喜欢比较,喜欢评论,喜欢显示比他人强,一个人在人堆里稍微显出和大多数不一样,都会引发同类的疏离,更何况一个人显得比大多数人差。
抱团,寻求大多数人的认可,是所有人的天性,只要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异类,都会被同类疏离,不管你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相貌,性格,还是物质。
当然,如果一个人足够有钱,那他的任何缺点都是优点,这不是因为物质的原因,而是这样的人拥有很多,他人需要的资源和机会。
人是抱团生存的,这样的案例不是反驳,而是佐证我的观点:人需要寻求认同,渴望力量,物质上贫困的人,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不被认同。
三,你在意的是贫困,还是别人的看法?
我一直觉得,人的适应能力是惊人的,气候变化这种就不用说了,即使从大富大贵跌落进贫民窟,物质上的变化,很多人也能忍受。
但是,来自他人的眼光,评价,就不一定了。二战期间,那些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自杀的人,大多不是忍受不了物质的匮乏,而是不能忍受像猪狗一样被呼来唤去。
人都是觉得我就是比你强的,人都是喜欢对一件事情显得有看法的,不管这个看法是来自别人,还是自己思考得来。
因为,如果不对所处环境中大多数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人会非常的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们会看到,日常生活中,对事随意评论,对他人随意贴标签,是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一来显示自己有想法,消除不安全感;二来给自己暗示,我和他人不一样,增强安全感。
即便是马云,都无法避免被贴标签的命运,你我芸芸众生,真的要不自量力去改变人类?净化人的精神?洗涤人的灵魂?
四,你真正介意的,到底是别人的看法,还是,你无法释怀,被侵犯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对来自他人给的标签和判断,非常介意;另一方面,我们大多听了建议,评判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所以,我们真的有那么介意别人的评论吗?我们真的在意那些贴在身上的标签吗?
不!我们介意的,是自我被侵犯了!
我们过于关注这个被芸芸众生拿去比较的我,我们觉得如此独一无二的自己被拿去像标签一样被对待很受侵犯,然而,这也正是我们不该纠结的原因啊。
没有人真正的在意别人,介意他人,大多数的人,只关心他自己,和他自己的看法。
绝大多数人,给他人贴标签,下判断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他压根就不是针对你这个具体的人。甚至有时候群体中,大多数人攻击其中一个人,也非常的没有来由。
五,过于纠结自我,是不是因为对事情关注不够?
最近看三公子的理财文章,里面经常谈到佛学,我虽然没有慧根,不太懂也不太信佛,但是里面有句我让我印象深刻。
这句话压缩一下就是:放下一个我字。
我出身贫苦,我奋斗,我不啃老,我如何如何,如果着眼点总是以我出发,而不是,实际做出了什么事,真正做成了什么事,按照现在人类的进化情况来看,那我们讲永远陷入,被比较,被评判而产生的痛苦泥潭中不能自拔,越是如此,越是不能成事,越是成为被大多数人评判的对象。
所以,梳理下我们内心那许多的纠结,痛苦,彷徨,是不是很多都是因为太纠结一个"我"字了呢?
大多数情况下,你怎么样,他人并不关心,你有什么,他人比较关心。你有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做出了什么成绩!
所以,不如我们放下过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