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个店给人的感觉是太难!难!难!了。
想开个饮品店,去周边一看,我靠都八九家了,而且什么品牌都有; 想做个快餐,去商圈一调查,不仅你想到的都有,你没想到的也很多; 想弄个地方特色小吃,顾客不买账怎么办,白折腾。
不可否认,开店确实比以往难多了。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人觉得难,有人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这家店,2017年6月正式营业,60平小店,第一个月营收14万,到第四个月就达到了29.6万,一直到现在,稳定在平均每月25万左右。
关键是店主几乎没有餐饮从业经验。这就让人纳闷了,他是怎么做到呢?
用心选品类
应聘服务员半个月 终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产品
他喜欢粤菜,骨子里就想开个粤菜馆。这是一种典型的情怀开店。
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办?
于是,他和合伙人找了两家杭州比较好的粤式餐厅,应聘服务员,潜伏学经验。
半个月后,他们对那家粤式餐厅的产品制作流程、厨房设备、排班安排、薪资设定、门店运营情况、原材料的配送方案等等都有了详细了解。
接下来,辞职开始选址,招募粤菜师傅。
尽管,他在招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让应聘者现场做,找人进行评判等,可最后他还是咬牙放弃了。
为什么呢?
因为在招聘过程中,他了解到粤菜有一个要命的缺点:分工很细。
烧腊、点心、粥……每个菜品,都需要有专人负责。而不像其它菜系,一个有经验的厨师可以做很多东西。
这就带来一个致命问题:
餐馆产品的好坏,只会掌握在厨师手里。
这样不仅人力成本提高很多,而且要是哪天有厨师突然不干了,上哪找那么现成的。再有那么多厨师,谁能保证每人每天都能做出稳定的产品呢?
今天手一抖火开大了,明天心情好了,宫保鸡丁给你做出满汉全席的感觉,产品又如何能够稳定下来呢?
要知道,产品品质时好时坏,是导致顾客流失率的重大原因之一。
虽然没有餐饮经验,可他谨慎的态度和学习能力,让他没有冲动地为情怀买单。
小白一定要注意开店一大核心就是产品、服务能做到标准化、流水化、体系化。
从目前中国整体餐饮市场的发展态势上来看,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标准化能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流水化能提高出餐效率,体系化保证了产品可以持续复制。
后来,他又想到做米粉,因为是湖南人,对米粉非常熟悉。
可又面临另一个问题:
米粉在湖南辨识度很高,可在杭州能行吗?市场会接受吗?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开店的成功率?
灵活选用户
创业要灵活,不要一棒子打死。 想办法确定顾客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相信教条理论。
很多餐饮老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最好不要碰。
其实,这话有一定道理。比如如果把广式烧鹅,广东糖水店开到北方二线城市,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可要是所在区域的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多,那结果就可能看似一个水土不服的项目很可能就是个稳稳的商机。
毕竟不管开什么店,用户永远是核心。
杭州有没有湖南米粉店呢?确实有,那说明有市场。
经营的怎么样呢?他调查了四五家后,就俩字:凑合。
是产品不行,经营不行,还是市场就这样呢?
接下来,他开始进行用户调查。
通过向餐饮老手请教后,他重点向熟知产品,并且比较活跃,乐于分享意见的种子用户展开了攻势。
比如,有嫁到杭州的湖南妹子,有在杭州生活很多年的湖南人,有去过很多次长沙、很喜欢米粉的吃货。
结果让他收获颇丰:
种子用户不仅说出了他们心目中正宗的湖南米粉应该是怎样的,还给他推荐了五家他们认为最好吃的长沙当地老字号,这省去了他后期的筛选工作。
更有些是决定性的建议。
比如其中恰巧有一位是软装设计高手,他第一个店的软装就是由她设计的,在空间布局上,也给了他很专业的意见。
其中他用到的一个创业方法,开店人可以借鉴一下: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产品模型)。
简单讲,就是做一个简单模型,去找一些比较懂的种子用户去分享,听他们的反馈意见,然后回来再修改,就这样不断地螺旋形循环上升,直到最后做出来成熟的产品。
正是通过对种子用户的调查,让他下定了决心开个湖南米粉店。
树立假想敌
为找到合适的产品和经营模式 再次向竞争对手潜伏
前期准备做好了,接下来开始真刀实抢干了。 可到底怎么干,这时候又开始犯难了。
湖南米粉常见的就有常德牛肉粉、郴州鱼粉、怀化羊肉粉、长沙蒸码粉等,各有各的特色,到底做哪个好呢?
这时候,他又想到一招:树立假想敌。
具体来说就是假如店开在假想敌旁边,如何和他竞争。
确定假想敌的过程中,他确定了两个标准和原则:
1、品牌运转有很深的理论和实战经验。 2、发展较快的后起之秀。
然后照此找到两个假想敌,开始潜伏。
一是派人做厨工。
具体来讲就是产品负责人潜伏“假想”敌门店做厨工,学习产品制作;同样的路数,再去另一个假想敌店。
另一个他亲自调查。
他以消费者身份去观摩体验,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做的。
然后每天晚上交流学习心得,进行信息汇总,明确下一步重点工作。
说句题外话,竞品调研时,一般人都会怎么做呢?
看一看,吃个饭,简单体验一下,甚至很多营销公司都这么干。
如果这样干,照人家的学,学到只是皮毛,如果以此照葫芦画瓢,店早晚都得完蛋。
那么多人学海底捞为什么没学会?说白了就是没有学到精髓。
其实,最好的营销方案都是腿跑出来的。
怎么讲呢?
就是去竞品店里沉下心来工作一段时间,用心观察每一个细节,钻研吃透,一定要用傻劲去反复琢磨。
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较真,一定要弄懂弄透,而不是浅尝辄止。
比如你想做面馆,去竞品店怎么调研呢?
以产品为例,品类、食材、汤汁、营业、工艺、价格等这些方面一定要调查清楚。
如果商家大多在价格和品类上的竞争比较激烈,比如都是10-15元的客单价,品类上有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陕西面等多个竞争对手,你还想插一脚进来,就可以从食材、汤汁、营养、工艺上多下下功夫。
比如工艺上可以做纯手擀面,吃起来更劲道。再比如你的面条是用各种蔬菜谷物混合制成的,那营养健康就是你的差异化。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他学习到很多东西。
比如核心产品的供货商;哪些产品顾客喜欢;后厨的布局和结构;点餐软件的运用……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主要就是确定了产品定位和运营模式,这让他受益匪浅,第一个月就赚了十几万。
真是不服不行。
小结
都说开店难,不可否认,确实比以前难很多,可为什么还是有人能够在餐饮界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呢?
其实,对某些人来说的难,对另一些人反而是机会,关键看你是否能够脚踏实地,做到系统性规划,做到每一步都深度思考和准备。
这就好比打仗,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大呢?即使偶然胜利了,那也是侥幸而已,下次就会有更大的败仗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