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住在荒山野岭里面,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他现在就算全身脱光光,也没有什么伤风败俗或其他疑虑(反正没有人看到嘛),所以犯罪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所引发。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其实人类的行为是会被环境所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所以我们从第七集开始,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犯罪,这个探讨犯罪的角度,是讨论犯罪到底是不是环境所造成的呢?我们将要从犯罪社会学的观点切入。
后天失调?犯罪社会学的「环境影响说」
什么叫犯罪社会学呢?所谓「犯罪社会学」,是强调人在出生当下是洁白无瑕的,(刚出生的小婴儿哪有什么犯罪性可言)所以人为什么会犯罪?一定是受到后天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后天环境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因素,比方说家庭功能失衡、学校教育失常、社会经济长久不景气、交到坏朋友……这些环境问题的影响。
这样「环境影响」的论点,犯罪学也借用相当多社会学中的理论来进行说明,经过犯罪学家跟社会学家的通力合作,犯罪社会学渐渐形成三套非常有条理而且清晰、可以弄懂的理论体系,接下来我们就要跟大家从这三套的理论体系中予以剖析,一项一项地说明。
首先要提到「紧张理论」,什么叫做「紧张理论」呢?「紧张理论」提出,人属于对犯罪没有什么立场或想法的,但是因为住的环境问题,带来犯罪亲近的可能性。「紧张理论」一直以来都算是社会学家的御用理论,其中在犯罪学领域借用最多的就是人口移动的观点。
何谓人口流动的观点呢?
思考一下,您左邻右舍的邻里关系彼此间到底常不常互动?我相信其实很少人会认识邻居或打招呼,大家一早就出门上班、上学,晚上才回来,见了面你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层楼的,甚至房客来来去去也不知道隔壁住了谁。问题来了,当这种高度人口流动现象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欠缺社会监督性的状况。
举个例子来说,正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隔壁住了谁,所以假定来了一个非住户,其实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住户,就会缺乏戒心,所以在现代这种人口高度流动的居住环境下,原先社会监视连结的功能就缺失了。因此其实我们的社会人际关系,不管邻里关系也好或是周边的亲戚关系也罢,这些都是治安上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早期的农业社会,每一户都知道彼此长相,亲友大概是哪些人,所以如果今天突然有一个陌生人进到社区,大家就会非常地警觉,然后会主动关心盘问:「先生,请问您来找哪一户哪一号?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帮助你的?」如果今天真的是一个小偷,他想进来偷东西,或想对社区居民不利时,他也会觉得这个社区好像彼此之间感情很好、彼此连结很强,怕自己已经被认出来,容易行踪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