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星期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啦。从这本书学到了什么呢?
首先要问我当时为什么想看这本书。我作为一个师范生,毕业后也从事了教师这个职责。但在工作中,逐渐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技能的不足,如教学技能,研究技能等,想通过阅读,从专家的指点中了解研究的一般规范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其次这本书的大致框架为:
导论,1论述了现在中小学教育研究的误区: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2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要有平常心,要有好奇心,要有自信心,要有责任心,要有宽容心,要有细心,要有虚心,要有恒心,要有进取心,要有改进心。
第一章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研究指向。1解决学校实际问题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第二章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定位。1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四种取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总结与概括,探索反思。2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类型: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反思的基本手段。
第三章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1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2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3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4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第四章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计划:完整计划有课题名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对象与变量,研究方法,研究进度,研究人员分工,成果形式。行动,观察,反思。
第五章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向的制定。转换,细化,分化,调整,后发。
第六章教育日志: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一。在日志中,记录的是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反思的内容。基本信息有日期,脉络性资料即时间地点参与者及可能对研究有重要作用的事。三种形式: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
第七章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在记录教育事实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批判。1类型: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及时反思与延迟反思,课前课中课后反思。2教学反思要素: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学生行为反思。3教育反思的注意事项:秉承新教育理念,形成反思参照标准;具有鲜明问题意识,捕捉反思对象;联系以有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个人化理论;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系统化的反思。
第八章教育叙事。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形成研究成果。1教育叙事的特点:叙事故事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叙事的故事包含事件相关的人物,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2类型: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陈述,突出关键部分;着重强调教师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夹叙夹议陈述事件;从学生角度陈述事件,注意使用学生语言和文化。3注意事项:多项收集材料,把握事件主线,注意事件细节,关注事件的分析阐释。
第九章教育案例。1应用范围2案例含义3案例撰写:标题,引言,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4案例作用:教师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促使教师深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点难点,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教室间经验分享交流有效方式。
第十章教学课例。教学课例含义,形式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教师从事研究的十条建议。1问对问题才是研究的开始2发自内心的向往是研究持续开展的动力3专题化是研究走向深入的法宝4不要忽视信息化研究手段5用个性化的话语表达研究成果6整合资源是提高研究质量的保证7研究方法只有综合运用才有效力8掌握研究的基本规范仍是必要的9注重用制度引导激励约束研究10要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
第三个问题我从这本书学到了什么。我之所以把这本书的脉络重新梳理了一遍,相当于我又复习了一遍。因为在我用一个星期看完这本书时,里面还有很多没有吃透的。特别疑惑的是对于几种成果表达的区分。我从中学到了教师如何进行研究的流程,基本方法,成果表达的几种形式。特别好的是整本书中,到处都有相关案例模版,在学习时能更好的理解和模仿。
再看了常生龙老师的读后感是那么的表达自然,而现在自己的读后感感觉无处下手。这体现出了学习力的差异,写作表达能力的差异,专业知识储备的差异。但是我想通过自己慢慢的学习模仿,会有所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