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就像初恋的女神,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只适合埋藏在心底,终究不可能再回去。——陈纬天
我们回家过年,大底都是这个节奏:刚回去的头两天可能还蛮兴奋的,不停的向父母家人们分享自己在外的奇闻趣事;两天之后,索然无趣的感觉就铺天盖地的袭来。
回家将近一礼拜,我只在头一天发了一篇文。今天才发第二篇,只有天知道今天的这篇有多么的难产。
不是我写作能力下降了,而是家乡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和面对让人头疼的亲戚之外没有其他事情——我几乎陷入抓狂。
这就是环境的力量,在家我看书都很难看下去。在外面,书里写的都是我要关注的东西。回到家之后,发现书里写的内容离我那么遥远,远到我的双眼都很朦胧,有点看不清它。
这种感觉挺温暖,但同时也很颓废。
01.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属于典型的直男癌思维。“近之则不孙”是一个规律,并非是女人才这样。太近无君子,距离近了谁都得被逼成小人。
在家多待几天,就会产生这种感觉——自己被捆的太死,自由的空间太小,甚至呼吸都有点困难。
当然其实我们家算好的。
我一同学是北京土著,家住二环,并且在北京上班。每天下班都可以回到家里吃妈妈做的大米饭。很幸福是不是?
是挺幸福的,但同时也很崩溃。
有机会我带你去瞧瞧他,看看他每天是怎样笑着哭,哭着笑,在幸福中体验痛苦,在痛苦中感受幸福。让他亲嘴告诉你,365天全年被催婚、催生、催这催那是怎样一种体验。
02.
我知道有人会问,那你在北京就没有这种感觉嘛?
还真没有。如果说家乡是一处田园,那么北京是一座深渊。我们身在北京,但却从来没觉得离北京很近。
这座城市太大了,大到它根本不关心也不在乎任何人的感受。
北京的大多数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自顾不暇,没有人有精力去关心别人搞不搞对象,别人生不生娃。你注意观察下街上行走的人们,他们大多数都低着头、表情严肃——他们心里都装着好几斤心事。
这座城市很热闹,但很多时候,它是一个人的孤独,一群人的假high。北京这位女神,所有人都在追求,而大多数人都只是千万分之一的备胎。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现象: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往往心里会有些怀念。有时候想想,家人亲戚们的唠叨,真的好暖。
03.
世界上没有比人性更加矛盾的东西了:我们既希望自由,又害怕孤独,我们既希望有家乡的温暖,又希望有大城市里充分的自由空间。爱情如此,城市也是如此。
我们就是这么的矛盾、拧巴,然后在挣扎中生存。我们逐渐认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逐渐找到值得自己全情投入的领域,逐渐在爱与被爱中成熟自己。
对我们来说,头是不可能再回了。来到大城市,无论是继续苟且还是活出希望,它都是我们的宿命,是我们这代人早晚要跨的一道坎。初恋再美,分手了就不可以再留恋。
凡事过去,皆为序章。
家乡应当埋藏在心底,我们的目光已经瞄向了远方。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