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what you need组织的线下活动“续命计划”,需要每天跑步打卡。因此每天有半个小时来放空、思考自己。
时值冬季,南京的夜冷凄凄的,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两年前的冬天,想起那时候还没经历过那么多的自己。
两年前,我正上大二。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两年会经历那么多变故。大二的上学期,课非常的多。每天,我都在纠结中午要不要回宿舍。因为11:50才结束上午的课,而1:30下午的课就要开始了。那学期的课本又厚又大,如果早上带不全,中午就要回宿舍;如果回宿舍,就失去了午休的机会。那时候,每天都在纠结这个问题。
现在想想,这种肤浅的纠结,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那时候喜欢一个男生,每天会偷偷查他的课表,希望自己和他在邻班上课。后来,在一起,而后,分手。分手后的第一个学期,每天都要查他的课表,希望跟他不要在一栋楼上课。分手后的第一个学期,也是冬天,每天裹得极其臃肿地出现在人群里,担惊受怕。害怕他看见,害怕他一脸得意:“这么久了,你还是这么胖?”
其实我不胖。160的身高,体重常年在45和47公斤之间徘徊。但是我很怕冷,我的家乡有暖气,这里没有。极其湿冷的南方,一到冬天我就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直到写字的时候胳膊都折不过来,然后气得哭。而他瘦的很,170的身高,110斤不到,胳膊肘尖尖的。
接着父亲车祸、母亲肿瘤,尔后发现自己重度抑郁,吃了大半年的药。但那时候已经是复发了,第一次的时候没有去就医,任由它坏了,好了。从那之后便不敢勉强自己,懒散散地活着,大多情况下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入党、找工作;偶尔做做喜欢的事情:化妆、演话剧、爬山、吃东西。医生说过,再复发一次,就要终生服药了。因此,不敢去冒这样的险,不敢强求自己。
如果可以,我很希望两年前的自己可以看这里。我是从小胆小的人,如果可以提前知道以后两年发生的事情,我觉得两年前的她应该心里会好受些。她总归知道这是一个好的结局,纵使处在谷底的时刻她也能抱有希望,而不是把无数无解的思考压力通过简单的自我了结去释放。
现在也敢有些小小的追求了,因为可以承受的压力变大了,人也变得输得起了,实在不行,有家人嘛。如果我现在能够知道两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人也许会陡生诸多信心或绝望来。但总觉得信心是多的,人如果没有欲求,得到的不就全是惊喜了吗?而我早已习惯没有欲求了。
如若可以,还是蛮想知道两年后的自己的。工作两年了,上进一点的话,自己也能付个车子的首付了;次一点的,独立该是可以了,不用再啃老,偶尔帮帮家里的生意;再次一点,想进的单位该进去了吧。
你看我刚刚说自己没有欲求,转而就一堆希望,而且个个虽不是“求得人中龙凤”的愿望,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要仰头去看的。这就是了,也许抑郁的原因之一是那些从小优秀惯了的小孩还想继续小时候的光荣。但是世界是金字塔,进入社会后你的家庭背景、平台都是你与别人竞争时的筹码,个人努力的比重被降低了。认清这点,是好事。了解规则比空有一腔孤勇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