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了解面试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面试,笔试,群面,心理测试,一面,二面……其实如果好好规划谈话,不是不可能的,谈话的力量很是强大的,但是国内HR的实力,貌似都不行~
领英用户(LinkedIn Member)Angela Ahrendts,现任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曾任Burberry 的 CEO。
1,我 vs. 我们(Me vs. We)
首先,我需要知道应聘者如何进行自我评估。
他们的自我意识有多强,这些自我的东西,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他们更专注于获得个人成就,还是希望成为一个更广泛的群体中的一员
个人的成功和集体的成功在他们心里是怎样的
我会通过询问应聘者对于家人、朋友、同事、个人兴趣、运动、精神世界,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来了解他们的真实动机和领导属性。这个部分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喜欢谈论自己。
我也喜欢引用一些名言来测试应聘者的反应,比如:一个出色的教练曾说过,当普通人团结起来,或许就有不得了的事情能被做成。地道一些的翻译应该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或者“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最喜欢的名言来自于管理专家Gary Hamel,有一次别人问他“你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他回答,“转过身,看有没有人跟着你就知道了”。
2,智商 vs. 情商(IQ vs. EQ)
在面试者逐渐进入适应期,放下心理防线的时候,我开始想了解他们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
面对问题时,他们选择先去感受,还是先去思考
他们一般直接用脑袋思考,或更喜欢率性而为
我会问面试者几个商业问题,考量他们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我还会问他的同事、团队成员对他的评价,以判断他心智与情绪是否平衡。
如果他们能够在我的办公室里见到我,至少证明他们的智商及技能已经在他们的领域里超群,我想要进一步确认他是否具有对文化差异的兼容性,是否足够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并愿意全心全意投入到一份工作上?
Maya Angelo说过,“人们会忘记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觉。”这也是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我想要确认他们是否真的在乎他们对别人造成的影响。
'I've learned that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said,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did, but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how you made them feel.' - Maya Angelo
3,左脑 vs. 右脑(Left brain vs. Right brain)
然后,我会逐渐深入,看看他们用什么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他们更依靠分析还是直觉?他们希望获得更详细的信息,还是需要概念性的交流?
喜欢线性思考,还是创造性的发散,或者是用灵魂去体悟?
再之后,我会回归到个人问题上,了解他们如何学习,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这可以帮我更好的评估他们左右脑的平衡性。
你平时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
在谈论艺术,或是他们自己的小孩的时候,他们是否表现的格外兴奋?
一个公司的成功取决于你是否在对的时间,把对的人用到对的位置上。
作为团队管理者,首先你必须清楚你需要什么,然后再去找符合需求的这些人,这样长期下来,双方才能协调创造更大的价值。
4,昨天,今天和明天(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最后,我会问,一直牵引着他们前行的力量是什么?并且记下其中的一些箴言。
他们是否会时常总结过去,以为未来作准备,是否洞悉当今影响商业的因素?
对未来的规划是否明确,他们是否热爱改变,还是希望按部就班?
这就是我面试的大致流程,在他们离开办公室之前,我会告诉他们我的感觉如何。
如果我喜欢他们,我会告诉他们我很期待下一次交流,如果他们并不是那么合适的人选,我觉得如实告诉他。这比让他一直怀抱希望,最后发现希望落空会好得多。
我会以我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应试者,保证他们离开苹果办公室时,不论结果成功与否,都是愉悦的且有收获的。这对于他们自己,或是公司来说都是一种尊重。
祝大家好运。记得:世界上没有其他事比打造一支好团队,创造更多价值更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