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归去,绿树成阴。5月22日,“领航工程”名师班学员再次相聚在美丽的商丘师院,参加第二次集中培训。本次为我们培训的专家分别是《小学教学》杂志编辑蔡东彩、商丘文化路小学校长李斩棘、宁陵县语文教研员王美阁、商丘市语文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霞。四位专家分别做了《用笔书写教育芳华——漫谈如何撰写教育文稿》、《让一线教师真正走进教科研》、《统编教材下如何上一节好课》、《内化语文课标理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报告,专家的报告既有高端的理论,又有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两天的培训,再一次刷新了我对教学的认知。收获良多
一、坚持写作,把经验变成文字
蔡东彩老师是一名资深杂志编辑,她从编辑的角度传授写作的方法、技巧,对于一线老师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文稿?蔡老师从教育的本质说起——什么是教育呢?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写作的终极意义是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写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这棵树更有力量,灵魂更加纯净;教师的素质提升了,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唤醒学生的灵魂;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文稿是教师思想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别人分享,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老师们都想妙笔生花,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好文章都长什么样呢?蔡老师告诉我们编辑眼中的好文章都是有共同点的:观点新颖,明理启思;方法新颖,操作性强;材料新鲜,真实典型;角度新颖,视角独特;主题集中,短小精悍;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可是老师们在写作时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实在、没新意、缺乏自我、不严密、人云亦云等。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教育文稿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题材。题材的捕捉有多种途径,可以从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听课评课、师生交谈、阅读、课题研究等活动中挖掘。我平时也有记录的习惯,我觉得灵感和素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阅读,从别人的文章中受到启发,触动自己的思绪,让自己有了表达的欲望。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呢?蔡老师的话给了我很多启示。
第一,及时记录,不要让灵感在刹那中消逝。有很多次,有了灵感,想着等有时间再写吧,可等有了时间,灵感已经蒸发了。
第二,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不要嫌小,不要嫌短,短小的文章也是素材的积累,积少成多,为以后写论文打下基础。
第三,坚持阅读,丰厚自己的积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课题研究,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第二次听李校长的《让一线教师真正走进教科研》报告,这次听又有了新的收获。李校长从为什么做课题、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三个方面,手把手教给老师做课题,具体而详实。
记得2015年4月,听了李校长的报告,热血沸腾,申请主持了一个市级课题,“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认真与执着,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课题研究经验。但是读了李冲锋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又听了李校长的报告,才发现自己总结的那些经验只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在理论上其实并站不住脚。比如,我以为开题报告就是申报书的复制粘贴,结题报告是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的复制粘贴,其实未然,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不由得感叹自己的浅陋,真是“研”无止境!
有了李老师这场如降甘霖般的报告,再加上对教科研理论书籍的阅读,我想再做课题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王美阁老师《统编教材下如何上一节好课》,给了我很多的期待。程翔教授说:“课比天大”,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把课上好应该成为老师不懈的追求。王美阁老师的报告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第一,一节好课背后要有恰切的教学理念。听课或者看教学实录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关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看到这节课的背后有什么?他这样设计教学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如果能多问问为什么,听到这节课背后的东西,才是真的听明白了这节课。
第二,教师要有文本解读意识和解读能力。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的第一次直立行走。我们听专家的课觉得好,高出普通老师一大截,就是因为他们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东西。
第三,一节好课的教学教学设计基于什么?语文课程、教材编写意图、课型和学情,四者缺一不可。
有人说,理论如果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就是一句空话。深以为然。努力打造自己的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研读课标,致力学生素养提升
王霞老师的《内化语文课标理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我也不是第一次听了,同样,每一次听都有新的启迪。听到王老师讲自己为了准备这三个小时的讲座,加了几个夜班。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正是因为王霞老师这样有教育情怀的教研专家的引导,我们前行的路才走得更加清晰、坚定。
王霞老师告诉我们,理论学习应该从学习课标开始,课标学习,学的是理念,改变的是观念。正确的理念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老师静下心来认真研读过课标?记得,在新课标刚刚落地的时候,我曾经读过一遍,可惜我那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并没有用心,只是读了而已,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改变。后来,为了公开课的需要,隔三差五读一些。听了王老师的报告,才知道自己对课标的学习还远远不够。上好语文课应该从研读课标开始,一切语文活动的设置,背后要有课标理念。
那么如何落地实施呢?王老师告诉我们: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应该是学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王老师说无论课程如何改革,一定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可以者说,课堂上看不到学生学的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第二,还要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课时目标一定要指向课程目标。
第三,确定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一篇课文承担着多种教学价值,老师要有火眼金睛,筛选出属于这一篇的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
王老师以具体的语文课例为例,告诉老师应该怎么教,不应该怎么教,王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在刷新理念的同时,又给了我们具体的方向。真好。
两天的学习匆匆而过,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学习永无止境,成长的路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