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书中说到:人的大脑里的念头就像分子一样,时刻万马奔腾。佛家打比方说,一个人从外表看是在静坐,但内心却普通却普通瀑布一般,无数念头蜂拥而来。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奔,你的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我对此段的批注是:熵值是越低越好的,希望自己在读此书的时候也能体验到心流的感觉。
于是乎,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不得不说,搜集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确实感受到了心流)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老师:"同事的父亲每年都接受单位体检,这一次的结果是肺癌早期,本来啥事也没有的老父亲,接受不了现实,一周后逝世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对,没错,我就是从听了这个故事开始就开小差了(* ̄3 ̄)╭,想要知道身边的朋友们对于一个可以筛查癌症的项目会不会去做。所以做了一个小范围的问卷调查:
18人会去
11人不会去
3人无所谓
2人不想思考这个话题
2人表示没经历过,得不出结果
4人表示免费的就去(确定是答题界的一股清流了hiahiahia~) 共计40人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癌细胞: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但机体有免疫系统,可杀灭癌细胞.当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时,可导致癌细胞增多,从而导致癌症,但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过于紧张.心态真的很重要。
在选择会去接受ca筛查的18个人里面,只有6个人是持绝对会去,无所畏惧的态度。
有人说早发现早治疗,实在治不好,就拿着钱去旅游,放弃治疗,玩好最重要,真的到了那一步,会放荡不羁爱自由,并不畏惧死亡,只是遗憾经历太少,还有对亲人的抱歉
有人说会在选择自杀的前一天给家里寄去一大笔钱。
有人说相信平行世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想知道生命的长段,是想知道自己的时间可以做多少事,可以陪伴爱人多久。(处在热恋期没差啦)
即使结果不理想,也可以及时对剩下的人生作规划,签署遗体捐赠协议,做对理想和社会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不乏教科书般的回答:
其实这个检查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但结果如果跟预期相反,人会自然的表现出怀疑,否认,愤怒,但最后还是会接受,所以当碰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也不要害怕,慢慢的就会变化了。人对死亡都是恐惧的,所以不可能轻易的接受死这个结果的。但对健康也没人能百分百笃定的,所以我还觉得心理学上说的对,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病的。
不能承受,也必须强迫自己接受、接纳。对于不能改变的死亡既定事实,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生和死亡都是大自然制定的规则,只愿能有尊严的死去,放下心理的所有包袱,直面死亡。
第一,这种检查最好不要去,等25岁以后再去是最好的,第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来讲,做这种体检是难以接受的。
不同意去的朋友大多表示:因为如果我知道有 那我以后的日子都是焦虑中度过。如果知道没有,那也只是和平常一样,那我不如选择不去检查,一样像平常的过。
有女汉子式的回答:这就像被判死刑一样,老娘宁愿选择。。痛快的死!!
有耍赖式的回答:不会,我没毛病为啥去,有毛病的人才去,我就是觉得我没病,就是没病,没病,不去不去。。
闺蜜说:我会去的,昨晚看完《汪洋中的一条船》丰喜最后得肝癌死了,我就害怕了,才31岁,就是活得太累太辛苦。我一再追问:当你的人生真的被贴上不治之症的时候,你现在的观点是否会改变?闺蜜犹豫了。也许这不是一道选择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之前是选择去的,但是当我接受现实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不确定我是否可以如此乐观。
我不敢说上文的观点我都同意,也不能说全无道理。至少从比例上来说,大多数人还是积极的,调查做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只是讨论的这个过程和心流交谈的体验才是最有意义的地方。我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了(佛系随缘吧)( ͡° ͜ʖ ͡°)✧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里的宠物殡葬师吴彤说:从容地说再见确实很难,从容地一个前提就是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多遗憾,比起学会道别,学会珍惜更容易一些。论及生死,愿我们从容。
所以,我还是想知道有没有更多的答案呢?评论区等着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