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晨读感悟-思考力的训练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一次最多能处理四个组块 的信息。”当我看到这句话,突然明白姑娘的思维导图课上,老师为什么会要求大家至少要画出四条分支了。
暑假外出旅游,要准备物品清单。有必须要带的证件、衣物,也有个人喜欢或路上可能需要的雨伞、墨镜、书本、玩具,食物等等。以前,我准备的时候,是按物品的重要性,这一次,跟姑娘一起坐下来先讨论画思维导图。
我们先把“大草原”,要去的目的地写在白纸中间,然后开始想跟它相关的事情。把想到的任何东西,都随意记在周围,比如骑马、羊肉串、蒙古包、马头琴、温差大、蒙古人、书、画笔、手机拍照等等,都先写下来。
写了满满一张纸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分类。从这些事项中,找到有共性的地方,用颜色笔圈画出来。比如:天气、温差、地名和河流、蒙古包和人的故事等,归为“地理与民俗”;书本、笔、零食、魔方、骑马、挤牛奶等归成“吃喝玩乐”;衣物呢,单独成一类;剩下的证件,手机、背包、水杯、雨伞等,为“物品类”。
理出四条清晰的主干后,再去分出下一层的树枝,比如物品类分出“必备”和“其他”、衣物类分“上身”和“下身”。这时,可以拿出另一张白纸,动手画具体的图了。
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相比以前只按“重要性”来安排,最明显的优势是——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处理面对包含很多信息的事时,大脑中常常会漂浮很多关键词,把它们先写下来,摆在白纸上,这第一步等于打开了效率大门。至于为什么要先按四分法去分类,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类大脑的特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