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5天――《重新探索自我》篇
每个人的思维定式都是那么的根深蒂固,这些思维定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史蒂芬博士从教育自己儿子的经验以及对人们认知过程的研究和成功论著的阅读中,顿悟了品德的强大影响力,也认清了自己从小所学并且深植于心的价值观,与现在流行的追求捷径的速成哲学相去甚远。
或许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施展个人能力时,太过注重自己,却忽略了前人基础的支撑;也或许我们坐享其成,遗忘了耕耘。
耕种是一个自然体系,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必须付出代价,一步一步完成,没有捷径可循。
人类行为和人际关系也是基于收获法则的自然系统。在暂时性的人际交往中的,你或许精于世故,按“规矩”办事,暂时蒙混过关;你也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八面玲珑,假扮他人知音,利用技巧赚取好感。但在长久的人际关系中,单凭这些次要优势是难有作为的。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那生活的挑战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替代。
任凭你巧舌如簧,动机纯良,只要没有或者缺乏信任感,就不要说什么永久的成功。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以生命。
许多人具备这些次要优势,是社会所认可的人才,但是缺乏基本的品德。长期来看,他们与同事、朋友、配偶或者孩子的关系早晚会出问题。当然,也有品德有余却沟通技巧不足的人,但即便人际关系质量因此受到影响,也是瑕不掩瑜。
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有些人是我们绝对信任的,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品德。威廉姆·乔治·乔登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