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亲爱的翻译官》,从开播到现在,网上各种吐槽点很多,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长大后的他们会有这么大的差距?甚至是出生在同样家庭的程家阳和高家明,也有这么大的不一样?
程家阳的父母都是翻译官,虽然不是富二代,却是“高知识”家庭。这样的生长家庭导致他的追求不同,起点很高。
他甚至不需要努力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高翻院的工资不高,但他消费只需要挂在家里的账上。他的那些性格特征都与原生家庭培养有关。这样的发展算起来并不难理解,反而是他的哥哥高家明,是剧中的一个亮点。值得我们思考。
剧中有透露说,高家明的父亲曾经是程家的司机,母亲是厨师,后来父母去世,程家收养他,也有愧疚的成分在。但几十年程家对他的教育也算尽心尽力。程的母亲也是一个有远见的女人,她在精神上有富有,但为什么培养出来高家明这样的孩子,说白了,是溺爱。
剧中乔菲的妈妈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女人,尽管是单亲,经济上贫乏,但在智慧和胸怀上可以说和程妈一样,都是有能力的女人。乔妈也最终造就了乔菲成为一个有心胸和视野的女孩。
回到高家明,他一直觉得自己是程家的大少爷,可自从知道自己是收养的,性格发生巨大变化。对程家父母的态度,对程家阳的句句讽刺。“哥,你别这样”,“别叫我哥,咱俩没有血缘关系”...
往深了说,这是原生家庭培养的结果。没有好坏,但事实就是:表面上看是穷养富养带来的差距,实际是原生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带来的影响,才是根本原因。所谓真正的“穷人”父母是,自己不爱学习,不懂思考,精神上很贫瘠。
原生家庭到底对孩子成长有多大的影响?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类似的话:“我经常觉得,自己进去社会遇到的种种心理和性格问题,是由于小时候经历过...父母是这样做的...”
比如:
“父母从小就说我不会来事儿,然后我现在看见长辈就心里紧张。”
“从小被灌输要努力学习,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直到现在,经常把自己逼得很累,有时候想想这样到底值不值得。”
“小时候亲戚们坐在一起吃饭,就喜欢说各家的小孩,活泼的小孩经常被表扬,像我这种沉默内向的孩子,亲戚们都说没出息,甚至我妈也说我是懵瓜,有一次直接把我说哭了。”
“我是个像男生的女生,父母经常说你这样真给我们丢人,让邻居以为我们都不正常。加上我本来就是慢性子,到现在都特别在乎别人的想法,活得很累。”
这就是我们说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或许有些东西就会伴随他们一生。
有人或许想知道,我们怎么才能冲破这一“牢笼”,不得不说,方法有但是很艰难-必须经过强大的刺激,让内心重新接受塑造。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因为这样很痛很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一些成功学的书籍时,很感动,也幻想自己可以,而真正行动时,90%的人根本学不来,做不到的原因。
从小到大接触的事物不一样,被教育的想法不一样,成长环境更不一样,如果去模仿和翻版呢?原生家庭就像我们刚出生的一个冶炼厂,最初被塑造的模型很重要,乃至决定我们一生。
所以,即使我们不能保证给孩子一生的富裕,但精神上榜样的力量我们可以去努力。没有钱可以去挣,但精神和性格的贫瘠与扭曲,才是毁灭一个人最深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