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又难以做到。规定学生凡是读书都必须做笔记,凡是阅读都得考虑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这就会变成束缚,扼杀兴趣。一味地要求带着任务去读书,负担就很重,甚至会大煞风景,兴味索然。读写结合自然会有好处,但不能时时处处都要求学生这样做,特别是当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或者自由阅读时,不一定要求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其本意是要求学习要认真、精细、踏实,不要似懂非懂,马马虎虎。认真阅读分析一篇精读课文,或者做研究性阅读,这样的要求是完全应当的。但对于一般的读书,特别是课外阅读,就不宜强求了。不一定每一本书都要像精读课那样“求甚解”。有的时候“不求甚解”,恰好可以是拓展阅读面、培养读书兴味的。总之,有些传统的读书的观念,要适时而用,不宜一概要求,更要防止成为桎梏。
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一本教材一统课堂,老师讲得可能很有激情,学生当堂互动也表现很好,但并没有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本就是识字教材,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不必一步到位。低年级大量朗读儿歌、小故事,中年级海量诵读美文和诗词,高年级大量诵读经典和白话文。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明显提升。要带领学生在课内课外多读书,真正做到“读书为要”,“读”占“鳌”头。这是培养读书兴趣的好办法,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好办法。
鼓励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略加指导,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综合性”“实践性”和“语文实践”并不限于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阅读。
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说的“大量”,主要就是课外阅读,而不是常见的反复做题,也不限于课堂教学。
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阅读上就要给他们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找书读,培养起阅读的爱好。学生大量接触网络,也是一种阅读,但容易浮光掠影,思维碎片化、浅化,所以提倡多读书,“读整本的书”,可以磨磨性子,养成好的习惯与学风。
课标对九年的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古代的为主。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课外阅读很难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必须有一个大致的要求,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读书习惯作为基本的素养来培育。
第一阶段,小学低年段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有些学校和家长一味搞“提前量”,在小学低年段甚至学前班就要孩子“读经”,是不合适的。低年级的学生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候,应该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允许学生“做梦”。如果在适合的“做梦”的年龄没有去做,甚至被剥夺了“做梦”的权利,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课标对这一段还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要求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把课内外打通。还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拓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具体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既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引导行意见。
六、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的语文生活
“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
凡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往往也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那些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视野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展,往往是高分低能。所以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使他们的爱好与潜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阅读面宽了,思维宽阔了,素养高了,也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读书其实是个人化的事情,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情,甚至男生和女生,各自的读书兴趣可能都会有所不同。经典和青少年是会有些隔膜的,学生不喜欢经典是天然的,只能慢慢引导,不能强制。要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接近经典。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兴趣,他们也会自我调整,自我塑造。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而不是强制。
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老师要读书,包括读儿童的书,才能和学生一起讨论有共同的话题,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七、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
提倡多读书,光有阅读量也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评价。
“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所说的“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就包括课外阅读。“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课标建议“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如果学生平时读书少、知识面窄,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
高考命题的变化有利于鼓励多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一是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已经大大拓展,如果平时读书少,知识面窄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第二,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察。“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 ,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第三,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当然,语文教学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真正实现“读书为要”,还得有条件,那就是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语文老师自己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这样你的学生自然也会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