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宸总出现起床气。结合他的年龄,这一点也把我“气”的不行。
我认为,起床气是小孩子的专属。小孩子,因为年龄小,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没睡醒的时候,可以有情绪的波动。而宸这样的年龄,马上7周岁,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状态,辨识自己的情绪波动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那么,即使没睡醒,也应该在醒来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让自己恢复正常,从而消除“起床气”。
所以,面对他的各种“胡搅蛮缠”,我先是忍耐,然后板起脸来,再然后,“咆哮”,有甚者,我摔门离开,选在在楼下等他,而不是和他一起下楼。
他的反应:我忍耐时,他变本加厉;我板起脸来,他用埋怨的眼神回应;我“咆哮”,他呆若木鸡;我离开,他流泪。
当然,我还用过冷处理——不吭气,不回应,不说教,也不解释。总的来说就是,不联结。原因是,我想让他想明白“道理”。
这样做的后果是,他有天笑嘻嘻地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你现在如果发了脾气,很快就能好了,这件事也就很快过去了。”
天哪!原来,我冷处理的时候,他并没有如我所愿的去反省,去开展自我批评;而是琢磨着“我妈妈气消得比较快了”,然后就可以呵呵呵了。
今天中午,历史重演了。我温柔地唤醒午睡中的宸,和风细雨得让我自己都觉得温柔的妈妈应该就是这个模板。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宸迷迷糊糊的开始嚷嚷:“妈妈我不想睡午觉,我不要睡午觉。你赶紧把这个拿开……”此时,我的内心是不平静的:我的这出戏还没演完,却又换了剧本。(你们明白那种,好妈妈当了一半,却被硬生生“打回原形”的痛苦吗?)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戏精如我,很快切换到之前一直会出现的那一幕中——先是忍耐,继而打算板下脸来。这时,他迷糊中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也无缝切换到了旧模式中。
突然脑海中出现了刚刚看过的一片推文《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我想到了文中那个带着些许自责,却又豁达平和的吃糖的小姑娘。她爸爸那句“臭丫头”,或许就是一直很喜欢的一个词“嗔怪”的最直接的体现吧。
那我眼前这个“臭小子”呢?面对他的“起床气”,到底是无所不用其极,让他明白,胡搅蛮缠没有用?还是接纳他此时此刻的情绪,让他体会“情绪可以宣泄,但行为需要收敛”?
内心戏仍然很多,但是现实中也就半分一分钟的样子。板着的脸,慢慢放松了些。可能因为对手“出了幺蛾子”,所以宸的戏也没能一如既往的演下去,他没法用“幽怨”的眼神看我了。内心镜头的切换,削弱了外界环境对我的影响,于是被挑战的感觉不那么强烈,也就能平静的,真的是平静的,而非忍耐的,陪他起床。
宸还没完全清醒,所以,又换了个话题来“埋怨”我。他在催我快点出门。
可能是多少明白了些,我不再对他的“埋怨”有很大的不满,我很配合的快快收拾出门,还不忘安慰他:放心,我们来得及。
在路上,我又一次进入到温柔妈妈的状态下,关心他冷不冷,嘱咐他多喝水。到学校的时候,他回复的语气也是平和的了。临走的时候,他看我的眼神,有询问(你没生气吧?),有不好意思(刚才我不太冷静),还有爱(他想给妈妈个亲亲再离开)。我们挥手说再见,我相信此时此刻,我们俩都觉得是安全的。他不必担心下午妈妈会不会继续生气,我也不用强迫自己猛灌鸡汤,让自己好起来。
人并非只在大是大非面前,可能会走错路口。即使生活的细小节点,也可能出现火石电光的一刹那,让你向左走,或是向右走。那个脚下绊着你的小石子,只是那一下下让你感知到它的存在,你可以选择生气地将它踢开,也可以抬头看看远处的你的目标,或许,就忘记了它的存在,和它带给你的不快。
谢谢自己,今天抬头看向远方。也谢谢自己,鼓起勇气暴露自己的过往。记录这段,是为了梳理思路,使印象更加深刻。因为前进的力量,只有自己给自己,才能走得更远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