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批判对“静待花开”这一理念的误读。大概意思是,教育要顺其自然,但不能不做耕耘,若付出不到位,则“静候”无意义。这篇文章非常有现实针对性,如今“佛系”盛行,有耐心去“静候”的人恐怕不少,默默耕耘付出的却未必很多。“静候”的前提一定是已经做足了准备,“候”的是条件、是花儿萌发的外在契机,若无内在准备,即使契机来了,花儿也不能盛开。
由这一观点出发我又想了很多。“静待花开”的前提是他必须是“花儿”,如果压根就不是“花儿”,又能静候出什么来?植物千姿百态,有些以花朵绚烂著称,有些则胜在枝叶舒展别具美感,更有外表平平无奇却果实甘美者,何必非要以是否“花开”来界定植物的价值?有些花开不是美好,却是灾难。十几年前熊猫栖息地竹子开花导致国宝食物欠缺的新闻还印在脑海。如此看来,“静候花开”的理念是好的,但决不能教条,若静候不能开花,不妨呵护其枝叶,亦或别寻出路。
想起本周一我大动肝火的情景,原来是早自习检查《将进酒》的背诵,抽查到的十几人里,竟然有近一半人背不流畅。当时真是气到鼻子歪掉,李白行云流水的诗句都背不下来,还指望他们能背下来其它知识点吗?学文科却不愿意记忆,这简直就是一场学习灾难。气恼过后再细细分析,在背诵不流畅的十几人里,功夫没下到的占一半,这是学习态度问题;而剩下那一半,据我观察真是有记忆障碍。现场监督着背诵依然是记了上句忘下句,好不容易记了整句又给李白改了词。十几岁的年轻人,背东西困难以前不是没见过,像这样集中出现的却是震惊到我了。我不禁暗暗揣测,有些人即使拿刀子逼着,也还是背不下来的吧?
我不太能理解记忆力不好还要学文科的人,正像我不能理解孩子排名稳坐倒数第一,却依然相信他们家只要努力就能考上本科的家长。“教育万能”的歪理已经把一些人惯坏了,扩招的政策又给了他们不应有的奢望。“静候花儿”说的真不是这种情况,你家那根本就不是“花儿”啊!但不开花并不代表就不需要耕耘,敬业的园丁是不能挑选种子的,只要经手就得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人家把种子交到你手里,满怀期望是没有错的,按“契约精神”就得给人家培育好,即使不开花,多长些叶子也是好的。
再遇这样的情景千万别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