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看《断舍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断舍离就是将不要的东西都扔掉或者都收拾放好收纳起来的意思,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所理解的断舍离实在是太肤浅。
书中说到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感觉有点深奥?以我的理解就是,收拾家里的物品该扔的扔掉,该整理的整理,留下的都是精品——自己必须用到的或者是喜欢的物品;同时也将自己脑子里的不好的事情:悲伤的,消极的都清理出去,净化心灵,遵从自己的内心,以积极向上的的心态重新看世界。
书中提到断舍离是源自瑜伽教室学到的“断行”“舍行”“离行”演化而来的。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转变消费观只购买必需品,不必要买的东西三思而后行;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卖掉或赠送出去;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解并接受真实的自己。这里指出在物品与自己之间永远是以人为主角,而不是人围绕着物品转。
“断”与“舍”是行动,就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最终达到“离”的境界。
要做到“断舍离”并非是想想这么简单,反而是难度十分的大,最难的是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能不能断?能不能舍?对于一些非必要的物品,想着要打包扔出去,转念又想到“日后用得着,扔掉非常可惜”而舍不得放弃,如同两个小人会在脑子里打架一般,判断不出谁输谁赢。
生活中,最常见的比如衣服鞋子包包,经常会在冲动之下就买买买,血拼回来一大堆之后未必件件都能用的上,有些衣服可能搁在衣柜好几年,穿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是总也舍不得扔掉,想“或许以后可以穿”,或“这件衣服有纪念意义”,又或者想“这件衣服虽然不喜欢,可是买来时好贵,扔掉好可惜”。于是衣柜越塞越满,可是喜欢穿的、经常穿的衣服其实就那么几件。
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大学毕业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了十年,五年前她就已经升为部门经理,第八个年头升到了副总经理,朋友们都以为她在那家公司做得很开心,要知道在任何一家企业能工作十年没有喜欢二字的话应该是难以支撑下去的。但是聊天才发现她很不开心,这份工作她不喜欢,每天上班都觉得心情压抑。
大家就问她,既然不喜欢,为甚么不早点辞职另找呢?她说五年前就已经递过辞职信,在老板跟同事们的苦苦挽留之下,再加上她虽然不喜欢那份工作,可是很喜欢公司的上班氛围,没有勾心斗角,同事们好的跟兄弟姐妹似的,所以就留下来了。留下来的后果就是,自己每天上班都感觉是在熬日子。
在那公司工作十年之后,她终于肯直面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再次递了辞职信,这次非常坚决没有丝毫犹豫。辞职后重新找了份她非常喜欢做的工作,每天上班不再是煎熬而是享受。
对朋友来说,公司的同事就是她断不掉舍不得的“物品”,只有下定决心,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才能断舍离。如今虽然她离职了,但是跟旧公司的老板同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没有因为她的离开而疏远。
断舍离,不止是对家里的物品要清理,也是要直面自己内心选择,认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认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自己的世界也会由此一面转到另一面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断舍离,虽然很难,但是,我愿意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