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一篇,是今年6月6号写的。那时候,我刚走出大学校门,刚来到北京……
01
刚过了六一,在社交平台上晒了零食表示自己还是个需要过节的宝宝,就突然想到马上又要高考了。记得在高考前的18岁生日,还跟别人说过“18岁开始变老“这种装叉的话。如今4年过去了,却还没脸没皮地说自己还小。
4年前关于高考的记忆依旧清晰。人年纪越大,时间越来越像被特殊机器挤压过一样,所有的经历都被一个个时间节点划分开来,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看似触手可及。
现在每每在路上看到穿着校服的高中生,会羡慕他们简单的心思和单一的烦恼,但如果有时光机能给我一次回去的机会,我想我是不愿意的。毕竟大多数所谓人生的重大事件,对当时的自己来说,多半都是难熬的,高考也一样。
02
那年高考,因为考点离家有点远,我住在了附近闺蜜家里。6号那晚,我们并肩躺在床上,我问她,紧张吗?她说还好。我说,嗯,我也一样。
我遇事总是会提前进入紧张状态,事到临头了,反而有一种类似于僧人羽化前的超脱淡然。
我数学一向很差,不巧那年数学很难。做题的时候,头顶那架破旧的3叶电扇像一只被关在我耳朵里的小虫,干扰力度压根无法忽略不计。我拍桌而起,让监考老师拉下了开关,邻桌的女生以为我是起来交卷,眼睛的惊慌多少缓和了下我的心境。我重新坐下后,对每一道空着的题重新做了下评估,哪些是肯定做不出来的,哪些搅拌下脑汁,是可能有答案的,然后我彻底放弃了那些不可能,把时间花在了查错上。
结果,数学成绩120,算是满意。
很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很想要一件东西,但经评估我无法企及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彻底放弃,也尽量不去觊觎。
03
考完第一天,爸妈拎着水果到闺蜜家看我,东西放下后,跟我说“别紧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了”,就回了家。我送他们出去,闺蜜家门口是一条很长的下坡路,灯光昏暗,看着他们的身影一前一后慢慢消失在坡下,场景很煽情,我假装自己无动于衷,没有哭。因为我怕到时候结果没能如大家所愿,我会对那双背影心生愧疚。
其实,爸妈对我的期望从来都不是“努力就好”。我初中时,他们说:你要考上我们这儿最好的高中,那年我压着分数线升了学。高中,他们说,你要考上一本,最后我以和中考一模一样的分数,收到了一所普通一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尽力去满足他们的期望,却没能给予他们惊喜。什么都是刚刚好,四平八稳,风平浪静,就像我迄今为止的人生。
我不知道那时候你们有没有起过复读的念头,我没有。考前我对自己说,无论结果再糟,我也不会再来一次。
04
考试的那两天,写在卷子上的每一字,都是经过很多次的压缩后真空储存进去的,我把他们“揪”出来放在试卷上后,能很明显感受到大脑腾出空间后的舒展感。那些刷过的题,背过的语法句式历史事件季风洋流社会主义唯物主义,我不会想着再把它们塞回去。
考完后,和同学说好的压马路,通宵唱k,网吧上网等活动一样都没实施。我把宿舍里的书都卖了之后,叼着一根雪糕回了家。打开电视,发现原来没时间看的综艺和肥皂剧魅力大减。一点都不迷人了。
然后一直发呆,直到爸妈下班回家。他们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不清楚,等结果。
本来打算好了不对答案,可第二天一早还是没出息地去买了早报。有的科目比想象中做得好,有的则相反,我还是不知道自己会以什么样的分数进入怎样的一所大学。
现在想来,关于高考的记忆十分琐碎。当时并没有觉得高考于自己有多么意义重大,只是潜意识里认为,高考完了,就算结束了一种自己并不十分满意的生活方式。
05
1千多个字,大概就描述完了我的高考,大概是因为缺少一段恋爱的点缀吧。整个高中时代,没有暧昧和欢喜,也没有表白和暗恋。有时候想想还真是被学习耽误了不少值得回忆的事儿。
那三年里,每一个晨起早读的日和戴月而归的夜,,都像一个个找不到源文件在哪儿的copy版本,就都忽略不计吧。倒是冬天因教室缺氧而泛红的脸蛋,和左边同桌在课件哼起的歌,还有和右边同桌一起吃过的老干妈拌方便面,能偶尔提醒自己,原来我和那样一群可爱的人一起度过一段可以说很燃的时光。
大学毕业,本以为会一直圈在武汉,没想到辗转来了北京。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雾霾并没有新闻上的报道的那样严重(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没到严重的季节),天安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雄伟壮观,街景跟武汉比起来,也没有差很多。还有就是,在这样一个诺大的城市安定下来,原来只需要三天时间和两包行李。
在这里,我抱不到想抱的人,吃不到爱吃的食物,城市很大,但每天活动面积却十分有限。但所幸,道路虽曲折,前途该会有光明。
好了好里,关于高考就叨叨这些。
希望所有高三党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到达想去的远方。
还有希望2013跟我一起高考的小伙伴们一切都好,我不是很想你们,只是有点怀念我们共有的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