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arnabas|图/网络
因为H兄弟突然间就走了,对我们这群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震惊的事,同时也给我们有很多的反思。
有人说:爱惜自己,就是爱身边人的一种负责任的体现;有人说:要珍惜身边的人,花更多时间陪伴他们;也有人说:珍惜时间,不要总以为还有很多时间……
我最近一周,莫名地频繁出现在我面前的全都是关于“行动”的主题: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麦田里的守望者》
趁早!丢脸的话,还是趁早的好。如果什么都不做,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丢脸的挫败。当然,也永远不会有惊喜。趁早,计划。趁着,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是啊!人生太短,趁早行动,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
昨天上午,跑完了最后的10公里,我算是完成了第一个「40天完成一个小目标」的计划:11点睡6点起+10公里基础训练。
当然,40天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我就不再跑步与早睡早起,而是借着这40天,我已经适应了跑步与早睡早起的习惯,并把它内化为一个长期习惯,因为我已经尝到了甜头:白天精力比以前好,晚上也睡得特别好,跑步出汗也带来身心的愉悦。透过行动,我享受到了跑步与早睡早起带给我生理与心理上的正面反馈。
一想到我这个曾经极讨厌跑步,去年9月份跑500米就还气喘吁吁必须休息,因为行动和坚持,现在已经可以跑10公里,起点如此之低的人,我就觉得,没有什么人不能跑步了!
一切都始于第一步,起点低不要紧,关键迈出第一步……
开始「40天完成一个小目标」,我的动机很简单:其一是想有更好的身体状态迎接我们家二宝的降生;其二就是想透过自己的尝试,慢慢把「40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变成一个大家可以一起玩的东东,让一群想做更好自己的小伙伴们,透过持续的行动,改变自己,产生真正的价值。
唯独没有想到,跑步的过程中,竟然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东西,更没想到,原本只是把跑步当做健康的途径,并不喜欢跑步的我,竟慢慢可以享受跑步,喜欢上跑步。
下面,简单分享一些我在第一次「40天完成一个小目标」的收获:
1、一件事要成功,必须动机明确,行动计划清晰,再来点外力刺激。
促使人行动的理由:追求快乐或逃避痛苦。这是来源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痛苦—快乐”理论。
我非常清楚我为什么要跑步和早睡早起,也制定了清晰的行动计划,另外有几个朋友参与了我的打卡行动,有奖惩制度。
动机和结果让我产生追求快乐的冲动,而打卡输钱则给了我一些逃避痛苦的作用,所以我最终坚持下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两位战友的「40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因动机不明确或行动计划不太合理而「阵亡」,各送了100元给我了。
有人在我的付费社群问我:怎么样才能早睡早起?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的回复如下:
「首先我觉得你要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早睡早起?”这个是动机,也是内因,就是why。搞清楚这个问题,你就有了早睡早起的动力。比方我建立11点睡6点起床的动机是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
然后再问自己:“我早起后要做什么?” 这是what。如果早起后无所事事,可能很快就会继续睡回笼觉了!我早起之后,周二、四、日是跑步,其他时间是祷告、读圣经和默想。
最后就是根据你的why和what制定行动方案了,这是how。我自己的体会就是:1、早起才能早睡。因为生物钟的改变需要时间,早睡可能会面临失眠,第二天一定要强迫自己按着已经定好的时间起床。一开始可以先微调,例如,比平时早起半小时,早睡半小时;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运动,透过运动,会产生身体的疲劳感,会帮助你有睡意,早睡,并且睡眠质量会提升。」
2、目标要有「可达到性」,一开始不适应是正常的
「设定一个目标,并且能保持期待」的一个关键,就是这个目标具有「可达到性」&对你有一点挑战,并在做的时候让你感到有些甜头(有正面反馈),这样的目标完成率应该是比较高的。
我第三次跑的时候,比之前增加了1公里,身体就起了反应:喉咙干渴。习惯了之前的节奏,一开始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不适应感有时是预示着要突破,这个时候,再坚持一下下就突破啦!
3、挑战会不期而至,用目标去回应。
第四次跑之前,身体略感不适,又有微雨,内因外因,突然有点打退堂鼓,想换成今天其他时间去跑步。但是果断掐掉这个念头,穿上防雨衣出发。有挑战是正常的!端看我们是用直觉来反应,还是用目标去回应。
第九次跑是跑5公里,最后一公里跑得几乎想死,多次想停下来,那个时候是靠着目标的刺激和意志力撑完它。
跑步如此,梦想也许也如此吧,最艰难的时候,也许并不享受,这时靠的是愿景和信念的力量。
4、从转移注意力减轻跑步痛苦,到享受跑步。
我之前真的不喜欢跑步,觉得太累,所以我尝试把「需要做但又不享受的事:跑步」与让你「享受的事:听讲座」结合在一起,转移我的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我肉体的辛苦。然而,如果一直是这样的方式,是很难长久坚持,唯有真的热爱享受,我才有可能持续地跑下去。
于是我努力做了一个尝试:尝试忘记跑步的目标,忘记配速,忘记时间,就是凭着身体感觉跑……让自己单单沉浸在跑步本身,充分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感觉,去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尝试了几次,找到最舒服的节奏,竟然慢慢地开始享受跑步。
或者,与其说是享受跑步,更是享受自己,欣赏自己,为自己每一点点的进步感恩。而跑步,就是让自己独处,了解自己的身体,倾听自己内心的机会。
那么,除了跑步,也许其他的事情也可以吧,等我再去尝试尝试。
5、目标太大产生畏惧,把它分解成几个小目标
第十一次跑是7公里,这是我曾跑过的最高纪录,也仅有2次。所以一开始我就刻意想跑慢一点,跑完第3公里时,我在心里不断给自己一个这是【刚开始】的暗示,以期让自己适应是在跑4公里的心理状态。
惊讶发现这确实有些效果,心理是刚开始跑的状态,身体已经是跑了3公里的热完身状态,于是第4公里的速度竟然比第3公里快了半分钟,并且感觉是轻松的。
有些时候,目标太大可能一开始就会让人产生畏惧心理,把它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可能更容易完成。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看着身后的里程碑,然后带着重新开始的心态,会更充满动力。
6、你想象中的困难常常远大于实际困难
第十五次跑是10公里,这也是我第一次跑10公里,全程都是在雨中!
有意思的是,看似挺大的雨,跑起来就感觉不到那么大的!
这像不像当你敢于直面挑战时,要比你在挑战面前畏畏缩缩,感觉挑战没那么困难呢?
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常常是远大于实际困难的!
是啊!人生就像一场长跑,出生为始,终点未知。
因为终点未知,我们更要趁早行动了,因为谁也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
对我而言,「40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将是我不断探索自己、尝试新想法,并付诸行动的一个机会。想到了,就去行动!
那么,你呢?有没有什么事,是你想做,却一直没有去做的呢?
拜托,凡事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