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文化,我最最欣赏的回答,是作家梁晓声的四句概括: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01
五一,被刘诗诗事件刷屏。
一位叫做「Judy」的空姐,在微博上讲了一件关于刘诗诗的趣事。
因为是空姐,在飞机上服务,Judy常会遇见各种大咖和明星。但这些大咖和明星都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前几天,她遇见了刘诗诗。
那一天,刘诗诗坐的头等舱。飞机落地后,Judy去整理头等舱时,赫然发现:刘诗诗座位上的被子竟然叠得整整齐齐。
Judy一下就被电到了:「以前头等舱的客人,都是把被子团成一团,扔在脚底下就走了,没想到诗诗竟会叠放整齐,我好感动。」
坐头等舱的人,一般都是很有身份的人,但是你看,叠被子的人却这般少,偶尔有一个,空姐就会感动半天。
02
五一,陪妈妈逛街时遇到一位流浪歌手。
听完一曲后,我走过去,随手把五元零钱扔进了那帽子里。
但接着,妈妈的举动让我大吃一惊。她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轻轻将两个硬币放进了帽子里,并微笑着向流浪歌手点头示意。
我妈,没有念过多少书。但这一刻:我实在输她太多。
对比这几件事,我想起了白岩松的一句话: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
03
吴小闲讲过另一个感人故事。
一次,他跟着老总去谈业务,午餐时,便在酒店点了一桌菜。吃饭中途,服务生端上一道特色菜,老总礼貌地说:「谢谢,我们不需要菜了。」
服务生解释:「这道菜是免费赠送的。」老总依然笑着回答:「免费的我们也不要了,吃不了,很浪费。」饭毕,老总将吃剩的菜打了包。
回公司途中,老总将车子开得很慢,好像在打量什么,吴小闲正纳闷时,老总把车停了下来,拿起打包的食物,下车走到一位乞丐跟前,双手递了过去。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04
小编在《人民日报》上看过另一个故事。
周末,侄儿跟着一华人去澳大利亚雪梨海域捕鱼。
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然后将其中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他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华人回答:「符合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他侄儿说:「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华人淡淡一笑:「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05
什么是自由?
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自由就是由着自己,无拘无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这样想的人,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美籍华人作家林达写过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这本书呈现了一个事实:美国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不自由的国家。
有一次,他陪中国朋友游览美国大峡谷。
朋友拿起可乐罐,就想扔进大峡谷:「这么深的峡谷,不干点什么多可惜呀!」林达吓了一跳,赶紧制止:「这是违法的。」世界上最自由的美国,其实处处充满了不自由:
在大街上拿着打开的酒瓶是违法的。
孩子哭闹,家长上去就一巴掌,是违法的。
连在办公室讲黄段子,也是违法的。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为何有如此多约束。其实正是因为这么多约束,才造就了美国的自由。
哲学家穆勒说:「约束是自由之母。个人的自由,须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06
曾经有一位智者,他教导他的弟子,打碎了玻璃制品,要把碎片装入垃圾袋,并用笔在上面写道:「里面是玻璃碎片,危险!」这样,捡垃圾的人就不会划伤手指。
喝饮料之后的矿泉水瓶子,也倒空拧紧,这样方便废品回收者的收集。
你问我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上厕所的人。
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收垃圾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07
戏剧家夏衍临终前,痛得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不是叫,是请。」夏老改动一个字,却感动了一幢楼。
梁启超怎么去世的,大家知道吗?
他死于当年协和医院的医疗事故:医生把本该切除的左肾切成了右肾。
临死前,梁启超不是咒骂医生,而是叮嘱家人:「千万别跟媒体说,不要公布。老百姓刚刚开始相信西医,如果让他们知道我的事,难免就会退却。」
夏老梁老,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
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能够有自觉的自省行为,就能够尽可能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呢?
言及此,就不得不说。(文化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