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一24)

陪孩子长大·第三章 成长的烦恼

24.换一种视角看“早恋”

2017-11-30 中国心宇心理网


第三章 成长的烦恼

24.换一种视角看“早恋”

其实,“早恋”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西方人或欧洲人从来不知道这个词,也就没有创造这样一个词来压制孩子。

心理学认为儿童都有性欲,儿童都要完成自己的性欲才能长大,这是他的快感,他有正常快感的获得方法,不管是对身体的愉悦,还是对精神的愉悦,人活着有快乐才会活下来,不然的话他活着就没有动力了。所以,我们并不认为一个十六到十八岁的女孩、男孩喜欢上异性就不好。这在西方是被倡导的,甚至很多书上会提倡青梅竹马的交往,让孩子从小就跟异性交往,因为从小跟异性交往,他的很多情绪情感会得到补偿。

当男孩还是儿童时,与异性玩乐的欲望,跟和同性一样大;到了少年阶段,他就要跟男孩子竞争,和异性在一块儿,别人玩什么他就要玩什么,女孩子玩的男孩子也玩;到了十六七岁,则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带有快乐的、密切的甚至性色彩的情感,需要跟异性完成。如果男孩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就不会做出什么事,他会按照年龄来完成那些属于性趋向发展的任务。女孩的性趋向发展则是这样的:在两岁时意识到自己是个女孩;到十五岁时开始朝向女孩的兴趣、穿着、打扮发展;到十七岁,基本上要有女孩的整体风格,包括装饰、修饰要有女孩的行为、语言色彩,基本上对男生的喜好就产生了,比如喜欢什么样的男孩,不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她要完成这些任务。但是如果假设一个女孩从小不和男孩在一起,在幼儿园就受爸爸妈妈保护,不让跟男生交往,社会也不提供这种机会,甚至家长和亲人会说“女孩不要跟男孩玩”,这就容易伤害她。到她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产生和异性交往的欲望的时候,会觉得很糟糕,会有羞耻感。很多孩子其实并没有开始做什么,只是喜欢某个异性,就觉得这样很不对,担心影响学习,结果学习真地被影响了,精神状态也很糟糕,这是一个心理自我建构的过程。客观的说,看到自己的孩子喜欢男生的时候,暗地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性别发展是成功的,没有出现问题。如果女孩子十八岁还讨厌男生,不跟男生来往,甚至穿着像男孩一样,剪短头发,搞不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才应该担心。

从中国的社会环境来讲,站在现实角度判断,我们不能像西方社会那样鼓励孩子早熟,或者有意的暗示孩子去做那样的事情。东方文化讲究传统、教育,所以家长不鼓励孩子这样做,但是发现孩子有这样苗头的时候也不要横加指责,可以说:“女儿你开始喜欢男生了,爸爸妈妈很高兴,但是我们还不太清楚你是怎么来处理这种情感的?”这些都可以和孩子交流,如果家长首先是接纳的态度,女儿就愿意跟父母说,孩子总是依赖爸爸妈妈的,他们愿意跟爸爸妈妈讲。比如,女儿说男孩约我到哪儿去,爸爸妈妈可以说“这个地方可能不太合适,我们还不太了解男生的家长”,也可以跟她说,“你们现在最主要的是学习,就在学校交往,离开学校后可以各自回家”(学校有老师管着)。这样的交往适合中学生,在学校大家比较默契,我需要什么你帮我,而且彼此说说话,互相安慰,有一点亲密感,等于增加了上学的动力。总之,可以跟孩子讨论,但是不要制止她、把她关在家里、让她保证。有些家庭让孩子写保证,保证不跟男孩子来往,会激发孩子的愤怒,她一愤怒行为就容易失控,结果反而更糟。

如果女孩受到爸爸妈妈的创伤,也许就会找男孩来补偿,她说家庭怎么怎么她,男孩子内疚,就对女孩更好,关系反倒被促进了,结果一些家长担心的事情就会发生。所以,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如果女儿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用爱把她拉回来。家长要是让孩子觉得在管制她,反而会害了孩子,早恋很可能从本身还比较理智的状态变成不理智,变成和父母的对抗,成了战争,不仅孩子会爱的过头,学习也肯定会垮下来。

女儿喜欢一个男孩,如果爸爸妈妈觉得这个喜欢是对的,可以提醒她,“喜欢这个男孩,是可以的,但是,我们未来还有很多不可知的东西,比如考上什么大学,这个男孩能不能考上,还有男孩考上大学是不是和你一样,大学四年,男孩子接触很多女生”,等等。家长要向女孩灌输情感是对的,喜欢他也非常好,但是喜欢不代表未来,喜欢只是现在对这个男孩很认同,跟他有亲密感,不能代表未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谁都不能保证谁,也许你会变化,你到了那儿去会觉得很多男生比这个男生优秀。可能性很多,家长只要告诉孩子可能性就够了,而不要说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恋爱是坏的事情,是糟糕的事情。如果家长这样告诉孩子,势必会引起冲突,她的内心会两难,产生分裂性的痛苦。或者觉得跟爸爸妈妈的关系变糟了,爸爸妈妈突然变成恶魔了,原来都是很好的,对她百依百顺,现在突然厉害起来,板着脸,孩子会出现焦虑,这种焦虑能使她的学习垮下来。

要提醒高中的孩子,这个时候学习是第一位的。父母要觉察到孩子是青春荷尔蒙引发的对异性的好感,这并不是坏事情。同样还要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产生的一些冲突性的、体验式的、情绪化行为。即便犯了什么错也要原谅他。父母要理解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从这个年纪开始关注异性。真正的问题是家长把孩子的情绪活动或者情感活动和他的学习活动对立起来了,认为孩子只要有任何学习以外的思想或者爱好,可能都是影响学习的。事实上,学习活动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但不是全部,孩子要成长,发展的技能有很多,不管是行为上的技能、知识上的技能,还是情绪体验方面的技能,都需要发展。因为“成长”概念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一个孩子要成长起来,是全方位的,他的情绪或者他的喜好都必须要成长,这些成长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各方面成长都好的话,他的学习自然会成长的好,而且学习的成长和其他的思维活动或秘密活动的成长并不矛盾,那是一个很好的互补。

有些家长喜欢看孩子的日记,会因为看了日记里的某些情感活动而替孩子担心。其实,如果只是在日记里面记一些东西,并没有因为情绪或情感使他无法去学校,或者无法学习下去。父母不要认为这两件事情是对立的,因为对立的思维是一种简单思维,很多事情并不是互相抵消或互相限制的。对立的事物中其实都存在着和谐,一种并存的和谐。

父母发现孩子有情绪或者情感活动的话,可以从几个方面认识这件事。第一,要重新评价对孩子的前期印象,过去认为孩子在这方面像白纸一样,现在要重新定位。孩子开始有这方面意识了,这标志孩子在成长。第二,父母要意识到孩子有这样的情感活动,但孩子没有经验,要考虑他需不需要指导,要想怎么使孩子愿意和我交谈这一类的事情,或者我怎么诱导他跟我谈一些关于情感成长的事,把我的经验和我的担忧告诉他。父母要寻找机会促成一次交流,在孩子比较盲目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给予指导。第三,指导方式不是强行的而是朋友式的,或者是旁观者建议的方式。比如说,父亲和儿子交谈时,可以说,“我在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喜欢一个女孩,这个事情肯定还很痛苦……”,可以讲自己的故事。让孩子对情感发展形成前期预警的能力,他要知道对女生的好感会随着年龄成长慢慢淡化。如果孩子可以把恋爱看成生命中比较愉快的回忆,就会慢慢把自己的投入、精力、心情做合理安排。因为他知道依照爸爸的经验,小时候喜欢三个女孩都是单相思,没一个有结果,他慢慢就会评价自己情感的重要性。

最好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看孩子的日记可能会发现好多你不了解孩子的、陌生的甚至备感担心的一面。很多家长偷偷拿来孩子的日记,咨询心理专家,因为就像擦油灯擦出一个巨人,家长不知道如何再把它收回去。

首先,青少年的心理体验非常直接,也非常真实。孩子成长以后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总需要客体来作投射,比如说他把日记上锁或者把自己的抽屉上锁,就表示这和爸爸妈妈没关系,尽管他的身体和他的生活仍然和爸爸妈妈接触很频繁,但他需要保留自我,这是他成长的需求。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十四五岁还没有这样的需求,我们认为他是自我意识延迟。父母要保护孩子这样的表现,当他们产生自我感觉的时候,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第二,父母不要轻易地翻孩子日记。青少年在日记里的话都是深层的东西,深层的东西不是理性事件,如果父母以价值判断它,会对青少年表现在日记里的自由自在的思维接受不了,过于担心。其实,青少年没有社会化以前的思维活动完全是比较感性的,比较自我中心的思维过程,或者叫“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只是和这个阶段相伴随的东西,比如说十五六岁很狂妄,藐视权威,也可能盲目崇拜权威,肯定很不成熟,但他们写在日记里只是在做释放,把思想写下来。父母如果不能够理解这个关系的话,最好不要看。

父母必须要知道,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其实是在依赖孩子,需要通过偷窥孩子的内心来满足自己对孩子的不确定感。如果父母需要孩子所有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愿望和期待,孩子的压力就太大。毕竟,孩子和父母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时代变了,经济状态、生存状态都变了,不能让孩子的成长完全符合父母成长的模式,必须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关键是,父母要明白,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自然会跟自己不一样。

发现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孩子也要理解。父母从动机上是要保护孩子,不是要伤害孩子,或故意侵害孩子的权益。父母对孩子的爱常有一种全方位融入,仿佛是在替代孩子生活。但如果把孩子看成或内化成自己,就不允许有一些不符合自己欲望的东西在孩子内心出现。一旦发现,就处心积虑地希望帮孩子消除掉。对孩子的这种爱有明显双向性,一方面保护孩子使孩子不犯错误,或者不犯大错误,一看到小的苗头就把它扼杀了,尽管不好但实际上也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却破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彼此的信任感,得不偿失。父母为了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前期干预,对孩子的行为做一些判断,偶尔看看日记也无妨,但千万不要把日记里的事情当真。

早恋有时也是一种资源,不少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学习很好,两个人互相鼓励、促进。后来都考上好大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紧张的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总需要寻找某种发泄情绪的方式,比如上网、游戏、运动、交友等。游戏和上网容易让孩子上瘾,所以不是好的选择,如果交朋友交得节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往往孩子都这样,父母怎么纠正某个习惯都无效,朋友稍加指出,立即就改了。交朋友是孩子走向社会认同、心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交男女朋友,同样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十六岁以上的孩子,从心理发展需要看,应当鼓励孩子交异性朋友。危险在于不能交坏朋友。孩子如果交了一个和睦家庭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早恋学习并没有影响,有时还会是促进。但如果孩子交了社会上的朋友、不爱学习的朋友,无一例外,学习都变得退步起来。早恋交什么样的朋友比早恋本身更值得家长关注。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早恋了,不要忙着去制止,先观察孩子一两周的学习状况,再决定是否要进行干预。如果决定要干预,父母要商量一下,必要时演一种双簧戏也是可以的。父母可以故意去欣赏孩子的选择,说:“有眼光,那是很不错的女孩啊!你要珍惜她哟!要好好学习让她保持对你的欣赏哦!”这是一种资源趋向,凡事先看到好处,故意夸大好处来引发孩子从“早恋”中获益。对女孩,父母也可以说:“那男孩看起来比我们的女儿聪明哟,要追上我们这样骄傲的小公主,不耍点聪明肯定是不可以的。”激发女儿对男孩的幼稚敏感,从“早恋”的混乱中清醒(那个时候的男孩都比女孩幼稚)。把早恋当一种积极的事情来暗示,效果也是让孩子利用早恋的情感来获得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资源。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产生了早恋情感,学习一定要垮下来,这个先占的观念往往会毁了亲子间的交流,也干扰了孩子的内心秩序,自然会危及学习。当然,每个早恋开始的时候,孩子学习都会出现波动,往什么方向引导就是父母要承担的责任。有时候,父母想当然地把成人的恋爱与孩子的“早恋”画等号,以为孩子会整天想着性事。其实,孩子的早恋很像是自我认同,是挣脱自恋(喜欢不同性格的人),或寻找自恋(喜欢相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游戏,性欲的成分很少。一般初中生的早恋是过家家,小孩子的玩意儿,不爱也不恋。高中的孩子早恋是寻找学习压力的缓冲、青春期反叛、自爱体验的混合物,实质是把对同性接触的依恋经验转移到异性接触中,只恋不爱。家长要不断的淡化孩子早恋中爱的意味,增加友谊或情谊的味道。

先认同孩子,孩子的防御就减轻,家长更容易观察到孩子的变化,也能及时给予干预,干预技术有三种。

第一,可以建议女孩把对方带家里来,记住家长要把对方当孩子的同性朋友那样来接待,欣赏他,不要怪怪的。往往家长与那个孩子认识,并关系良好,那个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道德责任,不敢做过分的事,也怕破坏自己在对方家长心目中的印象。如果你家是男孩,最好不要用这个办法。因为孩子的女朋友得到你们的喜欢,她对男孩的自我保护意识会放松,往往在这样的关系里是靠女孩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使关系不发展太快。

第二,女孩子的父亲要对女儿更好,更多陪女儿,形成一种关系竞争。女儿往往更容易接受父亲给予她的情感,也适合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需求(有时,心理学认为这样做会妨碍孩子恋爱心理成长,但为了孩子考大学的短期利益也只能如此)。母亲要照机会为女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站在女儿的利益上,不要强调观点。要告诉女孩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当发生什么重要的行为时,如何停止不会伤害彼此的友谊。男孩的父亲要教导孩子有责任,加强孩子对事情后果的预见,以及什么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第三,西方的父母会给孩子避孕的教育,父亲甚至在男孩约会前为他准备避孕套。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默许和鼓励。在东方文化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东方文化对性还看得很重,这样的文化定式会给孩子的性带来很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但女孩的母亲却一定要告诉女孩这些知识,因为医院里少女怀孕流产的事实在太多。很大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拒绝,使孩子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责任在家长,孩子不懂,家长懂,但家长却把孩子推出去了。

心理学的常用技术,通常会淡化恋爱的重要性,装作会算命的样子开玩笑地说:“哎呀!你命中注定这一生会有五次恋爱的,真正的那次恋爱是在二十五岁呀。”这是一种暗示技术,让孩子被早恋限制了的感觉扩展到未来,女孩想到这次恋爱并不是她爱情的全部,就会重新去考虑自己当前的利益。如果她觉得这个男孩就是她的一辈子,就容易甘愿付出更多。

除此之外,也会常常改译孩子恋爱的真实意义,说“你对那个女孩的喜欢是为了挫败你的母亲”,或者“为了完成你与母亲的亲密分离”,或者说“你得不到母亲的关注在寻求社会补偿”,等等。这些说法会冲淡孩子爱的意识,打压他的性意识成长,让他重新审视,把关注放在母亲身上。这都是心理干扰技术。当然,这样做可能会违背心理学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原理,不过考虑到当事人重要的利益——学习,心理理论是微不足道的。

心理医生对不同的情景会有不同的心理策略,束手无策的父母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