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已进入秋雨绵绵的日子,两个多小时的飞机,我们从西北来到了桂林。飞机刚落地,一股热浪便扑来,天空如明镜般悬挂高空,迎接八方客的秀美山川在不远处展开。
地处于华南的广西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比较漫长,路两边棕榈树巨大的叶摆微垂着。整个城市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快速行走的路人、也没拥堵的道路,站在任何一个角落环顾四周,随处能看见苍翠的青山,触手可及的山峰如屏障树立在小城的周边。桂林是一座“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城市,你感受不到密集的楼宇压迫感。整个城市没有超过10层的建筑,许多自建房屋和东南亚国家的民宅一样,在几十平巴掌大的土地上拔地竖起一栋宅子,被刷成五彩的颜色,错落有致的屋宇如俄罗斯方块一般星罗棋布排在山下。另一方面,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整个桂林地下暗河密布,藏匿了许多溶洞,这是燕山运动的产物。从地质条件来说,桂林不适合盖高楼大厦,这也造就了他山水相连绕小城的独特韵味。
桂林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一万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甑皮岩遗址属于华南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代表,那个时候先民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桂林南郊西南麓的天然山洞里依然可以觅寻当年的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其内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桂花种子,旅途中偶听导游说桂林得名于桂花,在《山海经》中就有“八桂”之简称,寓意桂树成林。夏商周时期,百越人居于此,秦始皇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最早的起源。
城市内有很多公园,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来讲,置身于天然氧吧生活太惬意了,只是作为游客被这圈起来交费才容许参观的景点宰,不免有些失落。市内路两边的榕树冠相互参比,形成幽深的绿荫道,柏油马路中间零星可见透射下来的光斑。
“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也是桃花江和漓江的汇合之处,旁边有爱情岛做衬托,这里有太多佳话。据说以前桂林谈恋爱的男女要来此互诉衷情,还要唱山歌。象鼻山顾名思义,大象的鼻子一样天然形成的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桂林添上神来之作。夜晚的象鼻山像卧在江面的一只毛茸茸的刺猬,山上的灯光打开,远观散发着精灵般的光。
沿着石阶登上象山,刚一踏上石阶,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带着发酵酒精味的花果香,猛吸两口,能够醉倒。在登山口处的右手边,有一个天然窖洞,这里储藏着著名的桂林三花酒,这弥漫满山的酒香就是从洞子口出来的。象鼻山窖洞常年保持在二十多度,温度适宜,以此储藏的酒醇香宜人,不过我去的不太凑巧,三花酒窖每年在春节的时候才会开启。三花酒是米香型酒的代表,后面几天的广西行程,三花酒成了我的必备,以至于回到西安后的几天我还是念念不忘那绵醇柔和的口感,稍微屏息,幽雅的桂子香便挂在齿颊。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桂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么个说法,第二天早起我就去了阳朔。阳朔属桂林管辖,乘船是最好的游览方式。我选择了座大巴车到杨堤,再从杨堤码头乘船这样一条经济实惠的线路。杨堤的码头泊满了小竹筏,乘一条而去,感受百嶂千峰的古桂州,纵使时间流逝,科技日益发达,但自然的雄魄没有改变。早几年还是人工撑船的竹筏,现在的机械筏,船工踩一脚油门,便可突突地向前飞奔。离开码头,眼前是一卷浓墨淡彩的秀丽山水画,行在水中,窃喜自己也快成为画中人了。我们给筏工一些小费,他把船速降到最低,我们拥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在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中。顺着船工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座一座奇怪的独峰,船工告诉我们每一座山的名称,听罢,心中暗自称奇。
桂林的山像是从漓江中冒出来的水怪,单峰成山,形状各异,堪称神奇。江的对岸一片郁郁葱葱中依稀可见一些民房,我问江对岸有路吗?
船工:“没有路,每个家里都有筏,我们自己划船出来,水性都很好呢”
我:“那住在对面的人多吗”
船工:“好几个村庄呢,你看那里,前几年有个老外来租了几栋破败的老宅,修复以后又装修了一下,里面可好了,专门接待外国人”
我看着远山,忽然想起学《桂林山水甲天下》时,语文老师拓展名句说“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那时候不懂,现在想想自己就是乐山乐水之人。清代诗人袁枚写桂林独秀峰“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是我见过写的最传神的诗句了,不然怎会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空洞笼统的说法。
漓江的水围绕着奇峰,弯弯曲曲向前,山脚下可见被江水冲刷、浸泡的痕迹。江清水绿,没有波澜不惊、没有险滩湾阻,也许是我没有经历发水的时候吧。
船工说:“我小的时候,江两边随处可以听到山歌嘞”
我:“离的这么远能听到”
船工:“好嗓音啊,而且山中空旷更好听”
我没听过山歌,也许如歌里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勤劳的广西儿女孕育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生活不就如同这湾江水吗,任水涨水落,滩险弯多,只管面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