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熊家长和你无关,我仅在此列举3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大家看看有没有对号入座?
案例一、
有天晚上突降大雨,我在等公交车时看见一位阿婆抱着她的孙女(目测三四岁的样子)小跑到站牌处,老人放下她之前提醒了一句:站牌下面的座位脏脏的都是雨水,不可以坐。
小姑娘落地后,很开心的把双手放在椅子上来回滑动着,阿婆急于阻止无果,就硬拽着她往垃圾桶那边拖,一边拉扯着她纤细的手臂强迫她触摸垃圾桶,一边说“那么脏,你去摸垃圾桶好了,这两个不是一样的嘛,我把你扔垃圾桶里吧,对,就把你扔进去”,小姑娘挣扎着说“不要”!阿婆又开始像念叨咒语一般的重复说:“雨水是天上拉的尿尿,臭臭的,不可以碰,你闻闻臭不臭……”(佩服她的想象力)
当下思考:
01.当我们鞋子湿了脚会不舒服,可有些孩子尿布湿了很久都不觉得屁股难受。
02.既然他们不嫌脏又感到好玩,不破坏公物,不影响市容,那就让他们玩吧。
03.尽管我讨厌下雨天,但从不会向孩子抱怨,因为不想扫他的兴,也不希望他成为一个遇事易消极的人。
04.更何况,下雨天是很好的教育场景:既可教他区分什么是绵绵细雨、什么是瓢泼大雨;又可带他看地上溅起的水花和积水处时不时冒出的泡泡;还能陪他数窗上赛跑的小雨点……
事后分析:
01.不提倡对孩子说谎。
尽管有时我也会指着酒店生鲜区里冰冻的死鱼向儿子解释这些鱼在睡觉;为戒除安抚奶嘴而对他绘声绘色的讲述“奶嘴小精灵”的故事……但大部分情况下,我是断然不会去欺骗他的!
什么“你再这样子谁谁谁就不喜欢你了”(他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大灰狼会吃不听话的小孩”(我可不想培养出一个没想法、没个性的妈宝)、“吃药不苦,打针不疼”(马上就要被戳穿的谎言,你真的不在乎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公信力?)“警察要来捉了”(拜托,警察叔叔很忙的好不好!)……不仅低级又伪科学、还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02.只要是在安全的、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建议多放手。
对孩子来说,每一段体验都是新鲜(健忘导致)而有趣(好奇引起)的,
你越是限制,他们越是渴望得到。
如果他(她)个性倔强、坚韧,倒是不容易受到你的干预,但我能保证,等到了青春期,到了能够反抗你的阶段,他(她)绝对会变本加厉的与你对着干,你也别指望他(她)与你交心,他(她)的世界观绝大部分会仰赖“社会大学”的培养。
倘若他(她)个性软弱、胆小,那你一次次的阻挠和保护势必会抑制他(她)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方便你的管理,对他(她)的人格发展却很不利。试想,这样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做的每个选择,都会以求认同、求安稳为基础,他(她)的未来只能注定平庸。
很多人也许会说,阿婆属于上一代人,我们和她不同,我们很开明,不会像那样处理事情的。那么请看下文。
案例二、
有一次,我和老公参加他朋友的聚餐,有个哥们儿带着他四岁不到的女儿一同出席,吃饭时,小姑娘用勺子把一块年糕送到嘴里又吐出来,然后继续放到餐盘里,这哥们当下急忙制止并对她说:“你怎么可以把吃过的东西放盘子里,不可以的!”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位爸爸说的没问题。只有我老公提出了疑问:
你们有没有教过她“嘴巴吃过的,就是脏的”这个概念?或许三、四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本身是不明白放进嘴里的东西因为沾了口水就“脏了”于是不能放到公共的盘子里的逻辑呢?如果你不告诉她,她也不会理解为什么那是不干净的,对人也是不礼貌的。
在场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说很多话了,以至于我们误以为很多规则他们应该懂得,实则不然。
孩子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当然,前提是:理解他们,而非靠军事化的管理。
案例三、
前些日子,妈咪群里又有了新的讨论,几个妈妈想要把孩子送去托班,理由大多是老人觉得太吃力不肯带啦、如全职妈妈要去上班所以没时间照顾之类的……突然,有一位妈妈说出了这样一个原因:我儿子整天打人,我们管不好了,让老师教教。
她说:因为不是本地人,家里没老人帮忙,我和老公都要上班,请了保姆带孩子,孩子只知道打人……(看出来,物质条件还是可以的)
我提议:如果实在不想全职,你每天下班后就要全身心去开导孩子,怎么开导呢?小孩不想听:“你别怎样,你不可以怎样”,你越说他越来劲,因为更有挑战性啊。我儿子之前也会在家打人,在他这么做时,我们会说“轻轻摸一摸”,如果他拉扯头发,我们就说“轻轻碰一碰,是不是滑滑的?”。这等于是告诉他具体的方法,反复引导就会改观很多。
别说:不能做什么,而要说:可以做什么。(这是我在《正面管教》里学到的)
她说:他怕他爸爸,但他爸爸每天晚上回来他都睡着了
她说:我脾气也不好,性格太急,搞不来
我说:那就学!先改变自己,整个家庭的情绪稳定下来,孩子慢慢的就会学会平静。你对孩子和对自己不能是双重标准噢!
她答: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于是我不禁自问,是不是说话太重了?还是她尚且无法理解,毕竟我不是儿童心理研究者。
看完上述三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做熊家长的可能。
生活中还有许多点点滴滴,我在案例中没提及的,比如吃饭、睡觉、走还是抱……我们和孩子之间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权力的斗争,而忘了初衷,可怕的是我们还不自知。
唯有认清现状,抱着空杯心去钻研育儿知识——像孩子一样从0开始学习,并且在一次次的践行中提炼经验教训,才能让自己成为更专业更称职的家长,进而带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正面的心态,他们想变熊都难!
最后,推荐几本书:《正面管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童年的秘密》、《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希望大家去了解下,可以帮我们解答很多亲子关系及教育方面的困惑。
献上我在怀孕期间的一首翻唱:
《金钟罩铁布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