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胸怀天下,走一条朝气蓬勃的道路,一路践行自我的人生理想和使命追求。而这条路,是充满抱负、志向远大的西财青年们都想留下自己辉煌的路。这条路就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西部之路;这条路就是践行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精神的深入基层之路。
——题记
这个夏天,我们一行十二人组成了西南财经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民生调研队,前往内江市威远县进行为期三天的针对“浅丘陵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初到威远,烈日下夹杂着一股闷热,一份亲切中也增添一丝无奈。但有一点和成都不同的是威远的天空干净很多,蓝天与白云相融,形状分明,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发展的脚步比较慢,也正因为这样,当地的人民少了大城市中的喧嚣与灯红酒绿,而多保留了一丝纯朴和务实。
下乡期间,我们走访了威远县镇西镇、庆卫镇下辖的11个村,与145位农户进行面对面地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了当地农业生产种植情况,农户的经济特征、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等情况。在调研中发现,每个镇的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65%以上,属于中等水平。但已有不少农户认识到了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和保障功能,认为投保农业险是应对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许多农户认为,现行的政策很好,能够让他们免除农业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由于种地的成本较高,算上种子、化肥、农药等支出,种一亩粮食的收益并不多,若遇上灾害,可能种地还“回不了本”。村镇推广农业保险之后,农户只需要在每年交一小笔钱,就能得到一个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保障,对农户而言还是“比较划算”的。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农业保险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农户而言,尽管已投保了好几年,但还有部分农户不清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不了解自己投保、勘损、理赔的信息,甚至不能确切说出每年自己到底缴纳了多少保险费。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在农村开展农险业务也存在一些难题。比如在防灾减损时,难以排除未投保农户“搭便车”的现象;在理赔时,农田相邻但受损程度不同的投保户却要求相同的赔付金额,“不患贫患不均”的思想在这一问题上相当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一方面是受农户自身思想文化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地政府在部分事务的处理上并不到位。受访农户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接受农业保险这种比较专业的信息的能力较弱。政府在推广农业保险,推行农业保险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位农户都知晓国家“惠农、富农、强农”的政策,了解自己的投保状况,了解农业保险的运作方式。这样,既能减少今后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麻烦,又能让农民体会到政府重视农业、关心农民,主动积极配合,提高投保的积极性,利于今后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
也许,许多事情实际操作起来远比想象的困难。正因如此,我们才应珍惜并积极争取到基层锻炼自己的机会,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以此将个人平时所学转化为社会、为大家服务的力量贡献出来。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西财青年,我们应该始终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为人为学,追求卓越,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践行“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的箴言。把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精神,镌刻在青春的血液里,让青春在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中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