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在公司内做系统思考工作坊已经不少次了,反响也还不错,但工作坊后仍能持续学习和实践系统思考方法的同学似乎很少。在9月份聚会上我们还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我也承诺除了继续举办系统思考工作坊外,开始尝试以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感兴趣的同学用系统思考方法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说干就干,“系统思考1+1”的广告正式发出去了,不知道谁会是那个乐意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
这几天秋高气爽,天气真好!十一长假前也终于迎来了“系统思考1+1”开张大吉的日子。可能是快放假的缘故,小伙伴们都特别活跃,纷纷表示想观摩,很快就自组织地把这场活动放到了“鱼缸”里。好吧,那就顺其自然,我也很好奇这场“鱼缸”中的系统思考实践辅导会是怎样的?
开场照例是Check in环节,案主W同学和来“看鱼”的小伙伴们纷纷表达了对系统思考方法究竟在实际的工作或生活中怎么落地的好奇之心。虽然好几个小伙伴都参加过之前一天的系统思考工作坊,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解答他们心中的这个困惑。
接下来就是由案主W同学给大家讲故事了。W同学带来的问题跟个人教练能力提升有关,他上次参加完一天的系统思考工作坊后就很认真地做了不少功课,回顾了自己近一年来在教练方面的成长经历和心情曲线(图1),还尝试画CLD图进行了分析(此处应该热烈鼓掌!)。看得出来,W同学特别乐意跟大家分享他的这个故事,但时间关系,不得不提醒他重点讲心情曲线中有变化的节点发生了什么。在W同学讲故事的同时,也不能让“看鱼”的同学们闲着,给他们布置的任务是识别故事中提到的关键要素(也就是系统中的变量)并记下来。
W同学的故事讲得差不多了,道长和我开始引导W同学用CLD和冰山分析他的这个故事。详细的分析过程就不赘述了,只说说这期间我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W同学的故事是跟个人成长有关,需要对自身有比较深层次的觉察,但在有人围观的情况下,如何引导案主打开自己是很有难度和挑战的(教练功力不够,还需要继续修炼呀!)
像W同学这样特别有想法、有追求的同学,看到的往往都是积极正向的方面,对自己的(负面)影响/约束,特别是来自周围环境和团队的,是不太容易觉察和认同的。比如,图1中“团队动能”这个变量,我几次尝试引导W同学思考它与自己教练能力提升的关系,未果。
识别变量间的关系,找S容易,找O难。这个现象在之前做的工作坊中就很普遍,这次也不例外。怎样能快速引导学员找出更多的O,是我后续要重点思考和练习的一个课题(道长说:可以用轻量思考模型,我先记下了)。
时间过得很快,2个小时很快就到了,W同学的故事也只分析到图2这个状况。不知道在W同学承诺完成的课后作业中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演进?也跟他邀约了,如果有需要,欢迎预约下一次的“系统思考1+1”。
辅导过程中,很想让“看鱼”的小伙伴更多地参与教练和引导,这样也许他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但从整个过程看他们的参与度并不高,搞不好还会“顾此失彼”,下次干脆还是让他们安安静静地“看鱼”好了。
最后是Check out环节,以下是根据大家的发言整理的内容。虽然这次辅导并没有把W同学的问题分析完,但从大家的反馈看这次新的尝试效果还不错。
1)收获
系统思考能帮助自己理顺思考的思路
强化了对系统思考的认识
怎么用系统思考方法有了一些感觉
印象比较深的是“画的CLD图中全是S怎么办?”
发现平时的分析思考偏平面,层次性不够
在引导别人使用系统思考方法时,教练素质比CLD方法本身更重要
2)疑问
感觉系统思考是一个比较“重”的方法
找变量很难
时间维度怎么展开
画CLD的好处
3)建议
后续活动继续采用“鱼缸”方式,允许有兴趣观摩的小伙伴共同参与
尝试从小问题入手
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如:轻量思考、教练技术等
第一次热热闹闹的“系统思考1+1”就这样结束了,此刻大家已经在天南海北快乐地享受难得的假期了,我也趁热打铁完成这篇随笔。很期待W同学的课后大作,也很好奇下一次的“系统思考1+1”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