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想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是,也总有人看谁都不顺眼,带着偏见的眼镜来看人。
《从偏见到仇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验数据,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的角度,深度挖掘了偏见和仇恨形成的深层原因及有效地预防等。
作者【英】马修•威廉斯作为一名专业的犯罪学家,也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他对仇恨犯罪有着20年的深入研究。曾在仇恨犯罪、网络犯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发表多篇论文。曾在《卫报》《泰晤士报》等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
翻译:姜伟,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文学硕士。曾在《英语辅导报(大学版)》《阳光英语》等报刊发表文章和诗歌、散文翻译作品数十篇。
一个人从脑中产生了偏见,接着从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再从社会学带来的影响,进而变成仇恨就进入了犯罪学。
我们先从脑科学来看。
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一个“偏见网络”,仇恨的认知处理通过这个复杂的神经元网络传播。最早的一些脑成像研究表明,杏核仁可能会在偏见中起一定的作用。
杏核仁是大脑中两个杏仁状的区域,分别位于两个大脑半球的底部。
杏核仁是大脑中感受恐惧、负责侵犯行为的部分,以应对环境中的威胁。
产生偏见不仅仅只有杏核仁的作用,经过神经成像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和脑岛在不同情况下,都会跟杏核仁发生不同的反应。
接下来我们再从心理来看。
最近听到高敏感人在生活中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一楼新搬来的租户,来了不到一个月,吵得整个单元的住户不得安宁。原因是她听到楼上一点动静,自己就受不了,就开始上楼找邻居们。刚开始邻居们都很客气,以为自己动静大,吵到了她。
尤其是住在她家楼上的邻居,她找完她对象再上去找,原来是她家楼上家里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喜欢走着走着跑,她接受不了孩子走路的声音,这个事情可把楼上邻居愁坏了,孩子才上幼儿园,也不能回到家就安安稳稳的坐着不动吧!
从此,楼下邻居就对楼上的邻居产生了偏见,甚至打市民服务热线来解决问题,打了还不止一次。结果社区负责人登门了三次,告知对方孩子一早七点多就去上学,下午六点多才回家,晚上八点多就上床睡觉。
楼下的女邻居依然不依不饶,她天天待在家里,有一次,她打市民热线,社区的人来处理,压根哪个时间点人家楼上邻居家里就没人,也说明不是人家弄出的动静。
可见偏见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对楼上邻居家里转变成了仇恨。
听房东说,楼下租客来时,就给房东说,别撵她们走,看来之前住的地方,如果也是这种情况的话,是被房东给撵走的。
我们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高敏感人容易产生偏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转化为仇恨了。
邻居说租客对象有一次上来找他们,给他们说了,租客对象有轻度抑郁,再进一步发展就成重度抑郁了。
后来,社区的人,建议楼下的租客搬走,但是她不想有损失,继续住下面。做法也很极端,给楼上邻居停水,隔三差五的敲楼顶,楼上的邻居一概不理。
因为楼上邻居说我有儿有女,她有病,我们比她幸福,我们何不退让一步呢?
仇恨是一种与时间有关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天每周每月人们对仇恨会越来越淡,甚至以后想起来都会笑,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当然《从偏见到仇恨》书中也教了我们七种方法,如果有需要,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