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降落在科伦坡的机场时,我的心突然被一股莫名其妙的激动和紧张之感紧紧撰住。走出机场,热带特有的闷热气息扑面而来,迎面走来一个皮肤黑黝的男生,面带笑容,他说:“Echo, welcome to Sri Lanka!”
坐在前往Gampaha的面包车上,望着窗外,四周一片漆黑,偶尔闪过路灯映射下呈惨黄色的建筑,车内欢声笑语,和车外的寂静对比鲜明—这就是斯里兰卡了。
抵达ep house的时候已是深夜,四五人一间寝室,室友都已经睡下,没有热水,胡乱洗了个澡,就稀里糊涂的睡着了。
老实说,在抵达兰卡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这个国家位于地图上的哪个位置,提起兰卡,只知道是一个风景很美,但不太发达的小国家,其余的一概不知,就这样抱着无知又好奇的心态开始认识这个国度。
和小伙伴去早餐店买面包,玻璃柜里整整齐齐的码着一排排面包 。要了一份面包,又像当地人一样点了一份红茶,面包很硬,红茶却出乎意料的好喝,两者搭配起来,还算一份不错的早餐。
饭后去要上课的学校,恰逢下课时间,看见孩子们前呼后拥的冲了过来,隔着几米的距离不断的打量着我们,和我们打招呼。当我们举起相机时,他们会很配合的摆出胜利的手势,还请你 “one more, one more”。女孩们很自然拉起我的手和我聊天,不说话的时候,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我,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我夸她们的眼睛好漂亮,她们就低下头,露出羞涩的笑容。
兰卡的公交车的车门永远都是大开着的,一个或胖或瘦的售票员总能够挤过重重人海,走到你面前让你买车票。坐公交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车技娴熟的司机拔动着方向盘贴着七扭八歪的道路飞驰,每转过一个路口,都会引起一群中国女孩的尖叫。火车开的比公交慢,一次从埃拉坐火车回科伦坡,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开了整整11个小时,坐在火车上听着铁轨碰撞发出的“嗒嗒”声,路边的风景像幻灯片一般在眼前放映,慢慢的,慢慢的就进入了梦乡。
兰卡的火车总是慢悠悠的晃,街上的人也慢悠悠的走,这似乎也决定了兰卡人的生活方式和办事效率。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就有个小卖部,我们管小卖部的老板叫大叔。每次我们去大叔的小卖部里买东西,都见他很耐心的把零食一件一件的装进袋子里,哪怕只买了两件东西,也要拿着他的小计算器,认认真真的把总数算出来,再端端正正的把袋子递给我们。我们笑他,他总是笑着摆摆手,但到了下次,仍是如此,彷佛整个买东西的过程是个庄重的仪式。
在兰卡住了大半个月,也没能习惯当地的饮食。食物总是粗燥的,几块硬梆梆的面包,配上一杯红茶或奶茶,或者一份加了几勺不知名蔬菜的咖喱炒饭,吃了几口就索然无味了。还有一种类似于鸡蛋灌饼的东西,当地人管他叫“hogger”,做法和鸡蛋灌饼类似,却远没有鸡蛋灌饼好吃。兰卡人民都普遍重口,食物不是太辣,就是太甜,辣到眼泪直飙,甜到齁鼻。肉是不常见的,且来来去去都是鸡肉,因为牛肉羊肉都需要进口,所以不会出现在寻常的餐厅里。一次,在出游过程中住在一个 buddy的家中,她的妈妈招待了我们一顿丰盛的晚餐,里面有一盘鸡肉,把我们感动坏了,一人一筷子两秒盘子就见底了,吃完再心满意足的感慨一句,在兰卡终于吃上肉了。
酸奶却是异常的好喝。兰卡的酸奶品牌很多,都是小小一杯,固体状,拿把小勺子挖一勺到嘴里,满满的奶香,口感像布丁一样顺滑,心情好的时候,一天能喝上四杯。在兰卡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去大叔家买上几杯酸奶一条饼干,再边喝酸奶边慢悠悠的晃回ep house里,沿途很安静,偶尔会碰上一两个当地人,狗懒洋洋的趴在地上,天空总是一望无际的蓝,这个时候总希望时间能够静止,让我永远地留在此刻。
有时候厌倦了当地的食物,大家就一起动手做中国食物。除夕夜那天,跑了半座城市买到了食材,一伙人聚在厨房里,和面,做馅,擀饺子皮.......笑着闹着做出了一顿饺子,拿去给印尼小哥尝尝,他说:“Oh, it’s tasty!”我们都特别自豪,一口气做了五锅饺子,结果是——每人吃了几个就吃不下了,剩下的饺子被我们一股脑塞进了冰箱,直到走的时候也没有再拿出来过。还有一次,因为独立日的原因,街上的餐厅都没有开门营业,我们饿的不行,就动身做了一份面条,面条比正常的面条粗了三四倍,但是配上我们自己发明的“老干妈鸡肉”,还是好吃的不得了。
夜晚总是最快乐的,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女生聚在一块,你一言我一语,讲讲自己身边的故事,偷偷喜欢的男生,听有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姑娘分享她们的故事,几个小时的时间一眨眼就飞逝了。有时候玩狼人杀,我们还很成功的教会了印度小哥如何斗地主,虽然那个晚上他一次也没赢(毕竟中国人套路太深)。
实在是觉得缘分这东西很奇妙,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因为冥冥中一次选择,聚在了一起,一起度过兰卡的日与夜,分享欢笑和烦恼。本是没有什么离情的异乡,因为每个人的友谊,让我想再回一次锡兰。
离开兰卡前的最后几天,去旅游了一圈,在科伦坡看独立日的阅兵式,看到兰卡总统就坐在人群中第一排;登上壮观宏伟的狮子岩,看一千五百年前兰卡人民创造的奇迹;在霍顿平原徒步九公里,体会世界尽头的震撼;在加勒的沙滩上漫步,看碧海蓝天;在佛牙寺燃一柱香,献一朵莲花,感受空气中也弥漫着的虔诚氛围;坐《绿野仙踪》里的茶园火车,体验挂在火车上的惊险与刺激......走得越远,就越发现这个国家的神奇与矛盾,这个能把美轮美奂的风景和历史悠久的文化结合得完美无瑕的国度,却没有相应发达的文明,这个国家,是怎样的寂寞与哀愁啊!
离开兰卡的那天,坐在前往机场的tuk tuk车上,再回头望一眼住了大半个月的地方,街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残阳如血,心里突然空落落的,想起前往霍顿平原的那晚,坐在公交车上,黑夜魑魅,我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里遇到了一群赤诚可爱的人们,一起做了很多事,梦里很快乐,但梦醒了,我们又要回归原来的生活。
有人可能觉得去做海外志愿者这事很酷,但其实并没有那么酷,又或者说,你想象中的和亲身经历的东西不一样。就像去学校教小孩子,原本一心想着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后来发现,只要能影响他们那怕只有一点点,就很满足了。做志愿者与其说是个影响他人的过程,不如说是个历练自我的过程,这过程中有很多并不像朋友圈中所展示的那么美好的东西。有一次,项目的小伙伴去给九年级的学生上课,那个班上的小孩完全失控了,一进门就扯她们的头发, 往她们身上扔粉笔,完全没把志愿者老师放在眼里,让我们都十分心寒。还有一次去狮子岩途中坐了一辆tuk tuk车,司机信誓旦旦的说不会骗我们,但下车后才发现他收了我们比正常价格贵了七八倍的价钱。我们项目的一个女孩子,刚到兰卡的第一天,就在公交车上被偷走了八百美元。还有漫天要价的旅馆客栈,当地男子不怀好意的搭讪.......就像任何事物,有美好的一面也一定会有丑陋的一面,兰卡也不例外。这么说并没有贬低这个国家的意思,毕竟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它的意义所在。经历不同的矛盾,从不同的矛盾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我想,这才是来做海外志愿者的意义吧。
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回到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国度,但是我想,我已经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