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上市,请去年在北京某小区被打的快递员敲钟。
女朋友做的饭确实不好吃,但她觉得自己做的好吃。
小米手机每周让用户提出操作系统的体验意见,获得忠实的种子用户。
人们喜欢购买宜家的半成品家具,然后回家自己组装。
各种地图app可以纠错上传,拍照片。
妈妈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娃,觉得自己的娃是最可爱的。
你想让别人喜欢你,想办法让他帮你一个小忙。
什么是鸡蛋理论
鸡蛋理论,是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创造机会让用户付出劳动,这个商品就能在他的心中镀上光环。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认为,我们对于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体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为什么会有这种非理性行为?
成就感
我们参与到某项产品设计,某项工作中去,某件事情上,我们付出了时间和注意力,如果结果是满意的(在自己看起来满意而已),就会倍加珍惜这个结果,和付出的努力。
如何运用鸡蛋理论?
1、让用户有参与感,投票,选择,搭配等等
小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让早期用户参与到他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的功能和体验设计,获得了一批忠实的种子用户成为扩散的起点!
2、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这个商品就在他心中更有价值。
浙江有一个烘培零售业的民营企业,开了几百家连锁店,他的门店里,有一张巨大的操作台,一排椅子,老板说顾客可以在这里动手自己制作蛋糕,然后再花钱买买走自己做的作品,据说这项DIY业务毛利颇高,比门店卖成品蛋糕更高!
让用户有参与感,可能如上面说的在产品设计层面,让他们提出建议后通过技术看到他们的建议被满足,也可以是在产品完成的最后一步,让用户自己临门一脚,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那针对已经造成的产品,我们是否有方式让用户参与其中呢?!
有,就是给产品起名字。
(1)营销活动“起名字”心理学中有些研究表示,人对名字的记忆是非常差的,但是对职业等有实际性含义的东西记忆的比较好,因为名字没有任何含义,很难通过联想,联系来帮助记忆。而职业,甚至外号,由于其富有诸多含义,而能被人更好的记住。起绰号(外号)在校园里很常见,我们会给同学起外号,给老师起外号,给男女朋友起外号;在职场上,我们也会给同事起外号;当然我们也知道许多城市也有很多绰号,比如纽约:大苹果、不眠之城;我们也会跟许多商品起外号。
苹果手机的昵称(外号、小名、绰号、花名)比如,苹果6,是肾六、挨炮6;iPhone 5s引入三种新颜色,它们分别被网友亲切命名为「深坑灰,土豪金,东北银」。我们可以在门店做一场营销互动,(1)征集外号阶段:先让消费者给主推的产品起外号(2)让所有的消费者给产品外号投票(3)最终给产品取一个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一个外号。
以下是评论区的留言整理:
(2)让用户给产品起名字:我是从事游戏行业的,对今天讲的内容深有感触。现在的游戏越来越简(傻)单(逼),虽然玩家能迅速上手甚至成为高手,可是参与感的不足导致长期留存很低。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一定把用户参与感设计放到游戏设计的重要位置。例如,以前取名字系统是给随机的,下个版本要让玩家自己取名字了。
(3)参与感:想起清末一个故事,北京一家火锅店厨师仗着自己的秘方不错,让店里生意兴隆,接二连三要求提高分成,一年内连涨数次还不满足,最后超过了老板的底线,俩人谈崩了,厨师临走放下狠话,说他的店过不了多久就得关门,因为老板没秘方。质量必然下降。老板没办法,干脆让顾客自己随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配调料,结果生意更火了。
(4)西安泡馍:想起来有一次去西安出差吃正宗的羊肉泡馍,大家都拿了馍自己掐,最少要掐个半小时,据说当地的老头老太太可以掐两个小时。等把手都掐痛了的羊肉泡馍做好端上来的时候,自己兴奋的先一顿拍照,吃完后第一件事就是发朋友群,然后点赞、评论的也特别多。想想自己兴奋的最主要原因还真是因为自己掐了那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