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上过幼稚园,因为年代。
我的第一个学堂便是村里二间小泥房,一间做教室,一间做了老师的生活区,大概80、90出生的大部份后辈们是想象不出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三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在一起上学的情景。更别说00后了。
现在回到娘家,每每看到学堂的旧址已换新貌,总是要浮现当时为了要争早到第一名摸着天黑到学校报到情景。
赶早争第一是为了张老师多给的一颗五角星,那是老师用红纸剪出来的。那时还没有彩色记号笔呢,当然也没有现成的各式各样的粘纸卖,老师需要在红纸上用尺子铅笔仔细画好五角星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在每一个要上学的清晨,天蒙蒙亮,星星还在头顶闪着,遇天气不好的日子,天甚至还完全是黑的。一把揪起书包,急匆匆从家里跑出来,头发也顾不上梳,用五指胡乱抓两把,一边跑一边从手腕上扯根橡皮筋绕上几圈就算完事。嘴巴里还塞满水泡饭呢。也顾不上摸黑中会踩上水沆什么的,只是到春燕家门口时我得悄点声,一是怕她家的大黄狗一下子窜出来,二则也担心她跟我抢第一。可到了学校,我能争到第一的次数并不多,长我二岁的永章往往早就排在教室的门前了,见到我他就眯起小眼睛嘲笑我。“跟我争第一,你做梦吧!”我就暗下决心,明天再早一点。后来,被老师知道了这事,这个恶性竞争下的早起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天这么黑,又没有灯上哪早读学习呢?所以就叫停了。
只是记忆却如此之深,今日一翻,仿佛就在昨日。
启蒙老师是一名民办教师,姓张,他高瘦的身材,总是穿着一身蓝色卡其面料的中山装,在衣服左上口袋插着一支英雄牌钢笔。方方正正的脸颊,白净的皮肤让鼻梁上的一条红色的胎记异常醒目。老师性格温文儒雅,从不跟人强辩。他也很少跟我们发脾气,说话语气总是带着慈爱,即便是我们做错事要批评了,他在批评前总先来一句“你这个小娃哦。“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听管教,他会单独把他叫进他的宿舍里,一通教育下来,老师会因为着急而让自己白净的面颊变得通红。他皱着眉头,撩起那门帘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个低着头的皮孩子。
学校里有三个班,最高年级就是三年级了。大约记得我上学的那一年,一年级就5个人,二个比我大一岁,二个比我小一岁,我那年刚好八岁。二年级好象也是5个人,三年级就不记得了。我们也有作息表,不过大多都是自习,因为老师只有一个啊!这个年级上课了,教室里其它两个班就得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现在看到有些家长在家里为了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说走起路来都是轻手轻脚的,书中自有僻静路啊!除了语文和数学文化课,老师还偶尔带我们三个班一起上体育课,说起体育课也就是跑跑步或练练跳远什么的,球类是没有的。再或者就是上上劳作课,其它的就没有了。因为老师当时也是个40几的男老师,音乐什么我想也有些为难他,更何且音乐还要教育设备的,村里哪有啊。就这些人,就在这样的学堂里我开启了通向知识、通向外面世界的第一扇大门。门是张老师帮忙拉开的。
因为我是这个新学堂的第一届学生,之前村里的孩子上学都是去别村。别村的老师听大人们说根本不行,整天就忙着干自己的家务,总是私自给学生放假。何况老师自己也不懂汉语拼音什么的,上课都是用我们的土话教的。我小姨就因此受了这等老师的滥施教导,这辈子都不会用汉语拼音去念字,到现在谈及此事都对她的老师耿耿于怀呢,另外不免又羡慕我一番,讲上几句你有运气能碰上张老师......之类的话。村里的人开始觉悟了吧!意识到知识对于解脱贫穷的重要性了。于是就在村口盖起了这座小泥房,就以一半的工资聘请了张老师到我们村里的学堂来上课,老师的另一半工资是由政府发的。我也是幸运的!能在步入学堂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张老师,能接受相对比较正规的教育。没有让我步入象我小姨或我堂哥一样的后尘。
张老师对我们管教非常严格,对于劳动的热爱、对于纪律的遵守,对于父母的孝敬,同学的相处,老师的尊重(不仅是对他啊)的一些教诲影响是深远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他对我们讲得最多的要数,做人要实诚,读书要用功,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对学生的学习也相当重视,只要你有不懂的地方,那真的是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来教你,直到你完全懂了为止。这就是师德吧,不掺杂任何功名,不为任何利益,只为施教!有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偶尔也会挨板板,现在教育领域上称之为体罚吧!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一旦遭媒体爆光,那老师和学校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可在当时是肯定不会有人站出来说不行的,家长们还会主动去跟老师要求对自己家的孩子严格一点,打得狠一点没有关系。 是啊!在当时我们的同伴有哪个在家里不挨打的。
对于成绩,老师是比我们更为关注的人。我们每个月一次小考,除了这个就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了,试卷还是老师自己用一支镌刻笔在一张油纸上刻上去,字要刻成反的,然后用蓝蓝的油墨刷一下印出来的,反正那时觉得老师挺厉害的,我们正着写还写歪和写错呢,老师怎就那么厉害,反写还能写得这么好!但凡期中和期末成绩出来了,他必定进行家访,对学生在校的近期表现,成绩及其它情况会与家长进行一次长谈,以至于成绩一出来第二天村里的人大多会知道哪家的小孩最近表现好了,张老师表扬了呢,那家的小孩最差,又调皮捣蛋了或成绩退了不少呢。虽然就在村里,虽然学生不多,但每次家访下来还是得化费老师好几天时间,因为家长们今天这个不在家,明天那个还在忙活。老师对于学生都一视同仁,每一个学生在他眼里真的是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厌其烦地跟他讲道理,一趟一趟跑学生家里,跟他们沟通,跟他们父母沟通,跟他们讲读书的好处。
我们记得有一年,村里一个同学上完三年级后,他的父亲不准备让他去乡里读四年级了,因为他的母亲跟别人跑了,家里也的确困难。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当晚从家里赶了过来,东西一放就往那同学家里走。虽然四年级已经不是老师教了,老师也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当说客,但他就是这样的义不容辞要去拨开环绕在落后的农村人轻视教育的云雾,几个晚上下来,终于让同学的父亲答应了让孩子无论如何读完小学。正是因为老师的坚持而深深影响和改变了村里人们对教育的看法,也才会有更多人更深入的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和教育问题。老师告诉大人们和小孩子们的道理很简单——书中自有黄金路!
“书中自有黄金路!”——对于贫穷,对于想摆脱贫穷的人来讲,老师道出的是真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