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反对沙皇的革命斗争而被流放,他戴着手铐脚镣踏上了流放之路,然而牢狱之灾使他走上了文学巅峰。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这说明,即使我们在遭受最痛苦的遭遇,仍然拥有不可被剥夺的精神自由,我们有自己的精神选择。
古代的文人墨客有多沉郁顿挫的痛,就有多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作《红楼梦》。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品格与智慧,只有经受考验的人才能将痛苦转化而成为财富。
今天在家看了2018央视《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的节目,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痛”。这次一共请了五位嘉宾。
第一位是有着“鬼才导演”之称的宁浩,他的一句名言是“扛过了痛便是痛快”,因为导演《疯狂的石头》而一举成名。而在这之前,他曾经导演过《星期四星期三》在大学生电影节中获奖,也正是这次获奖让他对拍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第二部电影是《绿草地》,拍摄过程中投资方忽然撤资。他就和几个合伙人前后凑了四十万,一起在没有网络、蚊蝇乱飞,条件极其艰苦的野外拍摄这部电影。
虽然这部电影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经济利益,但是这份看不见未来的坚守之痛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像他在最后给大家朗读的加拿大作家奥雷阿写的《生活的邀请函》中所说的“这一刻,忘记谨小慎微,现实残酷,忘记生命的束缚。我想知道,你能否从每天平淡的点滴中发现美丽,能否从生命的迹象中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第二位朗读者是女童保护项目的发起人、志愿者孙雪梅女士。她是一位记者,因为看了太多女童遭性侵的新闻,内心升腾起保护儿童权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来她成为了两个女孩的母亲,她说“爱出者爱返”,这更加坚定了她将这条公益之路坚持到底的决心。她的合作者王丽东更是用自己童年时期遭邻居猥亵达三年之久,从而对自己的婚姻、人生造成重大 阴影的事实,告诉观众们这个女童保护项目的意义所在。
她俩和其他几位公益人一起朗诵了狄更斯的《这些美好不会消逝》,这首诗告诉人们要坚定、正直、忠诚,在别人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来重温那些美好的诗句:“在人间传递温情,尽你所能去做;别错失了唤醒爱的良机——为人要坚定,正直,忠诚;因此上方照耀着你的那道光芒就不会消失。你将听到天使的声音在说——这些美好不会消逝。”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是第三位朗读者。他跟观众分享了他由自卑走向自信的人生历程,而促成这一改变的就是人生路上的痛。他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让父母经常吵架,唯一的哥哥在四岁时就走向了死亡,他是农活儿干得最好的,但依然改变不了生活的极度贫困。他对自己的母亲言听计从,母亲为了让他能有上高中的机会,摔得一身泥水,看着狼狈的母亲,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于是,就往死里学,原本只想考上师范大学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先生,谁知却比北大分数线高出了好多分。他就这样风风光光地上了北大,可是迎接他的是自卑的大学生活,他不会说普通话,体育、艺术素养、英语口语很差,没有看过什么高大上的书籍。在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人人看重的是个人的才华与才气,尽管他每天为宿舍的同学打水、扫地,省下饭钱请他们吃饭,但终究不能让他们对他另眼相待。
俞敏洪只好努力学习来证明自己的优秀,竟然劳累过度,住进了医院,这住院的那段日子,他看了许多的书,并且深刻地领悟到原来进步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只要保持生命的进步,足够努力就行了。“松柏立志,经霜犹茂”,如今的俞敏洪靠自己不服输的品格成立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并决心全力以赴,用自己的智慧、能力、才干等来帮助年轻人发展。他为大家朗读的是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一堆散乱的砖头》,其中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日子如果没有目标地过下去,只不过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自己的某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第四位朗读者是著名芭蕾舞演员谭元元。她是担任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主演演员的唯一华人,是参加捷克布拉格世界明星汇演的第一位亚洲人。她成为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首席是源自于一次意外,当时团里有位首席演员在台上拧断了手指,第二天不能演出。团长找到了她,并且还递给她一盒录像带《小美人鱼》,让她一夜之内把它学下来。她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且在演出时一鸣惊人,实现了人生的大逆转。
她告诉观众,芭蕾舞是对美很苛刻、很敏感的艺术,必须保持体形的完美,必须拥有精湛的舞技,同时还要用心去打动观众,就像是苦行僧一样痛苦。她的舞伴在2016年就退出了舞台,她也曾一度想要挂靴,但是在一场场《小美人鱼》的演出中,她爱上了这门让她痛苦的艺术,因为《小美人鱼》是她艺术生命的里程碑,她已经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这个角色。
她最后为大家朗诵了《海的女儿》中的一段,献给相信无私爱的人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觉得每一步都好像在锥子和利刃上行走,可是她情愿忍受这苦痛”,这难道不是对她艺术生涯的最好诠释吗?
最后一位上场的朗读者是有着九十岁高龄的翻译家王智星先生。他嗜书如命,学生时代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用卖衣服的钱买书。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屠格涅夫的英文原版名著《叶普盖尼·奥涅金》,就是他年轻时卖了自己的西服买的。这本书被老人带到了台上,可以看出已经被翻旧了。当时,他到农村插队干农活的时候,也和这本书形影不离。著名作家何其芳也很喜欢这本书,鼓励他说:“你既然这么喜欢这本书,就将它翻译出来吧!”王智星先生觉得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就一边干农活一边翻译这本书。讲到这一段时老人兴奋地说:“当翻译出美妙的句子时,就完全沉醉其中,连干活也不累了。”那个时候条件艰苦,乡下买不到纸,他就将报纸的边儿裁剪下来,在上面写翻译的初稿。最后插队回城时,他带了满满一大包的报纸边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这其实就是屠格涅夫的英文原版名著《叶普盖尼·奥涅金》初稿。原来痛苦真的能造就伟大。
老人还跟我们分享了一个买《韦氏英文词典》的经历,当时是一位知识分子买回家后被妻子勒令卖掉,他非常的喜欢,就花了六十元钱买下了这本书。回家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因为当时六十元钱是一笔巨款,他没有工资交给母亲贴补家用了。他有些不知所措,当回到家后,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从家中一个柜子里的一堆破衣服中将存了十几年的七十块钱拿出来说:“没事,我们用这些钱来过日子。”他对母亲充满了感激,感激母亲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倾其所有支持他热爱书籍、追求知识的梦想。他说:“每个人都有母亲,对母亲不好的人就不配做人。”在他翻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出版之后,他将一本译本在母亲的坟头烧给了母亲,将这个特大的喜讯跟母亲分享。最后这个九十岁高龄的翻译家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为大家朗诵了屠格涅夫的《门槛》:“……我准备好了,我能忍受一切痛苦,一切打击……”。我在心中深深地向这位在苦难岁月中对知识永葆热情、对梦想执着追求的翻译家致敬。
我们的一生都在跟痛苦做抗争,出生是痛,死亡是痛,在这两痛中还会遭遇心痛和身痛,欢乐和痛苦纠缠不清,我们在痛苦中治愈,在痛苦中成长,经过痛苦的隧道迎接欢喜。
屠格涅夫说过:“你要想获得幸福吗,那就先学会受苦。”愿你我在承受生命之痛的过程中不要忘记给自己点燃一盏希望的灯,因为普希金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灾难的姐妹希望,永远会唤醒勇气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