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风浅浅
走进北京南锣鼓巷,我有些诧异。这里的商铺使我想起重庆的磁器口,只是磁器口的辣味,北京的南锣鼓巷很少有。而老北京的胡同也是磁器口缺失的。
第一次来南锣鼓巷并未注意老北京的的胡同,只是边走边欣赏各式各样的特色商铺,还有自己喜欢的花儿。这些花儿有的就在临街的二层楼上,成为南锣鼓巷的一大美景。
当偶然发现帽儿胡同时,才细细观看帽儿胡同的详细介绍。看过之后就感觉这里的胡同不同寻常,但我们还是匆匆忙忙一路骑车去找寻北海公园。
很无奈,北海公园得提前一天预约,没有预约的一律不准入内。
第一次在北京的马路上骑车,车流人流就是北京的平常。但骑车跑了很远的路却沮丧而归。
晚上我开始着手写作南锣鼓巷,打开了在南锣鼓巷拍摄的照片,寻找着帽儿胡同的简介,当看完介绍就再寻找北京的老胡同,这一找还发现了一些北京有名气的老胡同。
在南锣鼓巷还真的错过了这几个胡同。正好女儿预订了明天去北海和景山公园的票,路过南锣鼓巷,女儿说陪我第二次去南锣鼓巷,去寻找北京的老胡同。
早晨八点多一点我们就出发了,步行到地铁口要半个小时,坐上地铁一个小时到南锣鼓巷。
第二次走进南锣鼓巷,我的目标就是寻找老北京的胡同。
南锣鼓巷大约长800米,方向从南延伸到北,在南锣鼓巷的东西两侧分别有八条胡同,它是元代特有的建筑群,像极了一条蜈蚣,据说在南锣鼓巷的北边有两眼古井,这就像是蜈蚣的眼睛,所以南锣鼓巷也被称为“蜈蚣街”。
南锣鼓巷的老胡同保留着老北京最完整的四合院,南锣鼓巷始建于元朝,曾是明清时期达官显贵们的富人街区,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现代书画家爱新觉罗 溥任先生曾在蓑衣胡同2号院居住。一位主管清朝金库的大臣也曾居住在蓑衣胡同。
雨儿胡同最著名的名人就是我国的书画大师齐白石先生,13号院就是齐白石先生的旧居。31号院是将领罗荣桓的旧居。33号院是粟裕将军的旧居。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在雨儿胡同居住,2014年习总书记曾到雨儿胡同看望老邻居。
帽儿胡同15号院曾是清末大学士文煜住宅和花园。35、37号院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
上边说的这几个主要的胡同都位于南锣鼓巷的西边,而东边的胡同也一样有着历史的痕迹。
先说东边的第一条胡同,也叫炒豆胡同,它西口的门旁有僧王府的牌名。其实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的名字只在历史书上读过,一旦和真实的旧居结合起来,真的有一种悠悠岁月匆匆过的感觉。
东棉花胡同是东边的第三条胡同,在它进口不远的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而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就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
秦老胡同是东边的第五条胡同,胡同中的35号院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
东边的第七条胡同就是后圆恩寺胡同,胡同里的13号就是我国大文豪茅盾的故居。7号院蒋介石曾在1945年12月~1949年1月下榻于此。
南锣鼓巷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从南到北漫步在街头,就像是在穿越时空隧道,古文化的韵律与现代生活交融在一起,编织起的是历史发展的脉络图。
南锣鼓巷做为老北京的一个热门景点区,自有它经久不衰的道理。而且这里也是老北京著名的酒吧一条街,走进这里,一些时髦的商铺名字时不时会映入眼帘,许多外国的游客喜欢上了这里。这里虽是喧嚣的都市却远离了闹市的喧嚣,留守着一份自然中的幽静和一份浪漫的情怀。
南锣古巷东西两侧的柳树遮天蔽日,洋洋洒洒飘逸着舞蹈的柳条,它们默默注视着人们从长衣大褂到现代社会各式各样服饰的演变过程,男人的长辫子也被编到岁月里,成为铭记的历史。
胡同里的每一个四合院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每一段故事历经沧桑在时空的隧道里镌刻成不可磨灭的记忆。悠悠岁月中的老胡同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藏匿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并融合于现代文明社会,无论横看还是丛观都值得品味深思。
如果说北京保留了古代皇宫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那么南锣鼓巷胡同里的四合院就撑起了古建筑的脊梁。
数着南锣鼓巷的胡同,就像是扳着指头数着元、明、清,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故事,与亲眼目睹的胡同结合起来,历史的时空感震撼着心灵,荡涤着匆匆而去的时光。
漫步在南锣鼓巷,短短的不足千米的路程写尽岁月的繁华,而现在的南锣鼓巷的客流量也达到了一日三万人次,在周末一日五万人次,节假日更是一日十万人次的客流量,所有的这一切足以说明,南锣鼓巷是来北京旅游的第一首选。
已是第二次走进南锣鼓巷,如果说第一次有些走马观花,那么第二次有了更多的感触和体会。
文中没有特别说明图片来自自拍
#简书北京公会助力,好文上热门#
活动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