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是非常知名的电视剧编剧,他的作品包括《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收视和口碑,是市场上难得的双料编剧。
在一次访谈中,刘和平从自己的角度谈了谈,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编剧。
首先,要处理好同时代的关系。刘和平说:“创作者不能简单地谈跟上时代,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经得起不同时代的检验。” 以他的作品《大明王朝》为例,2007年首播,2017年再播,喜欢的人反而更多了。原因就是,在这部剧里,除了故事之外,还有美学品质。
作品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北平无战事》里,“建丰同志”从来没有出场过,只是靠一部电话发声,但所有观众都印象深刻。在刘和平看来,这就是跟随时代脚步,因为今天人们对电话已经很熟悉,就让这样的暗线角色非常容易被接受。要是早二十年,观众可能就不理解也不接受。
刘和平说:“有些东西受大众喜欢,永恒性是一半,现代性是一半。莎士比亚的戏是永恒性的,但重拍莎士比亚的戏要赋予很多现代元素。所以西方文学有句名言:永恒性存在于现代的伪装之中。”
其次,处理好同现实生活的关系。刘和平特别不喜欢听创作者动不动说生活。在他看来,生活不过是每个人创作的源泉,但是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其实是现实世界以外的平行世界,“在现实世界都能看的,看文艺作品干嘛”。
作品需要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一定要记住,编剧要给予观众期待值!”哪怕是这个世界没有发生过、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观众希望它发生,去写它,就不会错。
第三,成为一个好编剧意味着不断地否定并且修改自己的剧本。刘和平自己每天的习惯,都是先修改昨天写的,然后再写后面的戏。他说:“虽然改自己的东西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人要有追求,要把作品看得比自己重要。”
第四就是要懂得学习。如果有师傅,就尽量跟师傅,如果没有,那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找自己的学习对象。比如,可以在家拿着剧本对着自己认为好的片子看,去揣摩,如何从文字转化为画面。
好的演员也是编剧的师傅。演员是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去演绎角色,编剧笔下的人物怎么通过表演来表现,这些是编剧需要向演员学习的。
整个行业的制作流程也是编剧的师傅,从美工的图纸、服装道具到布景的搭置。刘和平特别赞同编剧要去跟组,他自己从《雍正王朝》就开始跟组,到现场了解各个部门,请教他们如何把文字转化成影像。
而且,如果能跟后期就更好。后期包括片子的剪辑、配音、配乐等。在他看来,一个成熟的专业的编剧,就应该这么做,“很多编剧写了一辈子剧本,从来没跟过现场。职业编剧这些都不懂,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总之,刘和平认为,对于编剧而言,“人强不如货强”,要把心思都花在怎么写好剧本上。
人强体现在活强上,对当下的我们而言,最大的心思不应该放在每天刷新闻上,而应该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也最值得做的事情上,毕竟马上还是要开工挥洒热汗的,相信我们的国经历过这样的阵痛后一定会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