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晓黎
1、 “跑得不够快,就无法前进”
一般而言我们的理解,只要奔跑,就能前进,但那时停留在你周围的一切都是静止的,相对与道路、路边的风景来说的,如果相对 与你同行的竞争者来说,那就不一定是前进了。
若沿逆袭的滚梯往上走,即便是跑步前进,如果速度不够快,结果还是停在原地,这就是红皇后效应。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用全力奔跑,要想去别的地方,就要用比现在至少快两倍的速度奔跑。
猎豹的跑速最开始也没有这么快,但是羚羊的奔跑速度不断提升,速度决定生存,猎豹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提高跑速,不断进化到今天的状态。生物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在拿招工条件来说,早在八十年代,高中生算得上是高材生了,大学生的含金量老高了,可是如今随便一个普通岗位,都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因为大家都在不断提升,跑得慢,就会被淘汰。
跑得不够快,就无法前进,有时候甚至是无法生存,就像那个笑话所讲的情形:两个人同时被一只猛虎追,甲说你已经追上我了为什么还跑那么快?乙说我只要快过你就安全了。抛开人性不谈,毕竟,环境决定了速度,速度决定了生存。
出色的同事,都是那个快速奔跑的人,他们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其他人一时跟不上,因为他们的进步速度很快,很多机会和成功都被他们优先摘取,然后他们再利用这些机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获取更高的机会和平台,最后达到成功。
如果你走着,出色的同事只需要慢跑就可以超过你很远;
如果你也跑着,出色的同事要以比你快的速度才能超过你;
如果你用尽全力奔跑,那么出色的同事也会用尽全力奔跑,这时候才取决于彼此奔跑的耐力和身体素质,才是真正的较量。
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奔跑,出色的同事也跑的很轻松,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跑起来,超过现在出色的竞争者,让自己更优秀和成功呢?
2、零散时间比你想象的要多
什么样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当你的答案确定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原来零散的时间有那么多被白白浪费了。我们为了消遣而看电视或者是坐在电脑前不断的点开一个又一个链接,时间就是这样默默的流淌了。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读书环境,而好的读书环境首先要确保所需的书籍和时间。时间每天就那么多,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要占用那么多,如何挤出时间来读那么多书呢 ?
其实早晚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还有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要利用起来,不管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地铁里都可以读书,剩下的时间,包括吃午饭的时间,也是可以在吃完后用来读书的,读书比闲聊闲逛要有意义得多。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一天其实可以利用的零星时间加起来就有3个小时,可以用来读书。
6个10分钟加起来就是一小时,平时在工作的时候也要提高效率,利用出来可以看书,10分钟其实可以看好几页书,一周下来,可以读一到两本书了,到了周末,你可能会说平日努力去读,周末休息一下不行吗?其实,一旦你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周末你是会抓住书不放手的,因为这是难得的读书时间。
在我参加训练营,10天读10本书的时候,就体验过这种感觉,每天要读完一本书,抓住一切空闲时间阅读,包括上厕所,一天到晚书不离身,一有空就拿出来阅读,常常惹来身边人投来诧异的目光,因为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也会顾及周围的环境或者是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是拿出手机开始点来点去,让那些零星时间白白溜走了。但每天的任务必须完成,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开始几天还觉得有点压力,但到了后面几天,自己已经完全习惯了一天读一本书,写十条感悟这种模式,很自然的就会利用时间完成,感觉一点压力也没有,每当完成还特别有成就感。零散的时间真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当你习惯了读书生活,读书产生的任何辛苦都无法动摇你的行动。
3、“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读书”
找到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唤醒沉睡的灵魂,从一个消极思考的人, 变成一个积极思考的人,从一个没有自信、为如何实现梦想而苦恼的人,变成一个自信满满、确信梦想能够实现的人。
二志成认为读书可以分三种类型:一是享受趣味,二是获取新知,三是改变人生。改变人生的读书一定与普通阅读不同,要成功是有秘诀的。
在选好书籍之后,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觉前大声说三遍:“我要读书”,用力大喊三遍之后,会神奇的出现一种好心情,让你克服各种借口和拖延,在一天里挤出各种时间努力地去读书。
平时以各种借口没有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任务,读书被放在次要位置,等不忙的时候,或者是等某件着急的事情做完了才有空读书。当定下一个任务,每周一定要读1本书或者是2本书之后,你的行动就会发生变化,哪怕是坐在很吵的地铁上,也可以在嘈杂声中安静的读书,吃饭时会在等待上菜的空档拿出书阅读。
读着读着,你的心态和行为都会悄然发生变化,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好,自信和勇气从心底而生,人生也会变得可以掌控,读书,会让你改变自我。
4、读书和往缸里灌水是一个道理
读书难免也会有倦怠期,但读书和往缸里灌水一样,开始灌一两滴水很不显眼,到半缸水时,滴入一两滴也是看不出变化,但这一滴滴灌到最后,缸里的水总会满的,水满了,你滴入一滴也会漫出来,效果非常明显。
缸里的水都是一滴一滴积累满的,书也是一页一页读完的,路也是一步步走完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倦怠期的困惑,特别是进行到一半之后,感到疲惫,预期的目标还没有踪影,就特别想放弃,这时候一定要自我激励,要靠毅力挺过困倦期。
这和我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感悟是一样的,刚起跑后精力好,新鲜感也强,跑起来很轻松,但随着路程的增加,越来越累,特别是跑到一半之后,感觉特别疲乏,而还有整整一半的路程没有完成,那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放弃,但我没有停下,保持跑步的姿势和惯性,继续向前跑,脑海里想一些愉快的事,给自己加油,不知不觉就跑到了三分之二的里程牌,过了三分之二,反而越跑越轻松,因为感觉离目标好近,不再有压力,身体也不再那么疲惫,好像重新充满了活力,每跑一段还特别有成就感,最后冲刺到达了终点。
其实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一样的,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在困倦期我们容易否认自己的付出,不要因为没有见到效果而自我放弃。每一步都有意义。
5、把要做的事无条件地写下来
生活紧张,工作忙碌,把要做的事情写进记事本,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是因为多看一遍就能多确认一下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就难以检查具体事项的落实情况,也就不能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列下未做的事情,每做完一项就在后面打上勾,这个方法我用了很久,特别是在很多事情没有做的情况下,这个列计划的做法,会为行动提供很好的指引,让你随时知道还有哪几件事情没有做完,不再犹豫不决,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也便于从全局着手安排时间,计划表中未完成的事情,有些是可以同时进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有了统筹安排,比单独一件件事情完成要花更少的时间,效率上也就更高了。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如我们做一顿饭菜,先要明确菜谱,然后才好动手操作,比如煲汤之类的要提前炖上,煲汤的空档可以做蒸菜、炒菜之类,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让每一样菜都是在最新鲜的状态上桌。列计划之目的,就是明确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有利于合理安排时间,又能保证不遗漏,做起来也更轻松。
读书也是一样,将一天的读书任务写下来,读的时候也就更有目标性,效率更高,比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一页还是看十页都不清楚要好,据我之前阅读专业书的体验,阅读你陌生的不敢兴趣的书,本能是排斥的,但列了计划,一天必须看多少页或多少章节之后,就不会再排斥,反而能看进去了。
我的感悟是:只要列了计划,抬头就可以看见它们,那么这些事情一定会很快完成,而且还会完成的很好,有些一时无法完成的事情,你也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完成,当一张计划表上的目标全部被画上了勾,会非常有成就感,而且会继续下一张计划,会更有信心。
把要读的书列出来,把要写的字也列出来,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在一张纸上,每做完一项就划掉一项,除了有助于克服拖延,当全部划完的时候,你一定发现自己的改变。
6、从逃避到积极面对
书中的主人公自从读书之后,就开始慢慢变了,遇事不再逃避而是积极去面对。看似简单,但要做到,主人公付出了很多,更主要是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
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是在他人选择逃避的时候,选择了迎难而上,找到了新的出路,其实任何人去做可能都会寻找到出路,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勇气,有那种不畏惧难题的态度,通过读书,可以获得这种改变。
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我们的态度、行动变得积极,都是因为认知发生改变,书中获得的勇气和力量,让你对未知不再有畏惧感,很多时候,我们选择逃避,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这是一种本能,你恐惧的范围与你的认知范围成反比,你的认知范围越广泛,你恐惧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经验的年长者一般都很稳重,逃避的比例减小的原因。
积极面对之后,很多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你会发现那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是逃避让它们处于长期未决状态,这种未决状态带来的困难往往大于问题本身,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水道堵塞了,如果逃避不去疏通,你将引来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其他财物损失、投诉等等,但只要挽起袖子,去疏通,有时候也就是一块抹布或是几根杂物导致的堵塞,解决了一切都回归正常了。做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从逃避到积极面对,一个态度的转变,背后是强大的知识量改变你的认知,并支撑你的认知和行动。
7、读书的另一个理由-----改变自身
有时候一本书,甚至是一个故事,一句话,都能让人获得新生。主人公河英在书店买了一本减肥的书,她边看边按照里面写的去做,书中说食疗加运动可以成功减肥,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看封面上的照片,就又有了劲头。减肥的过程,内心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书籍可以改变自身,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有两种:一是像上学一样去读书,使自己得到成长;二是向读书的人学习,不断进步。其实这两种读书法要是早这么坚持,如书中的主人公感叹的一样,考上哈佛也不是问题啊,虽然现在才知道,但什么时候都不晚,人生有梦不觉迟,随时都可以开始你的努力和读书。
有时候遇到一段文字,你便会感叹,要是自己早一点看到这一段文字,可能在处于某个叉路口时会选择另外一条路,可能也就是另一种人生了。书中的观点可以成为你的座右铭,可以改变你的信仰,能够读到什么样的文字,如何改变自身,有时候是一种偶然,但如果你经常读书,那可能就是一种必然,因为那些书你迟早会读到。
特别是专业书籍,读的多了,并且掌握的好了,当你达到了一个更高更专业的水准后,除了可以改变自身,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单位的命运,包括那些看得见的薪水待遇,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声誉和佩服,还有你自己内心的那些自卑,逐渐被满满的自信占据。
8、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读书
常常会遇到这类问题,如果因为勤奋读书而耽误了工作,或是因为勤奋工作而拖延了读书计划,二者发生了冲突怎么办?书中给予的答案是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的读书,就是说既要非常努力工作,又要疯狂努力读书,需要用双倍的速度去奔跑。
这一点说起来很动听,做起来很难。非常努力的去工作,上班时要高效率,将工作按时或提前完成,质量还要高,减少重复处理,保证充分利用工作时间解决工作上的问题,空余时间和下班时间就都可以用来读书了。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安心地看书。
有上坡就有下坡,这一般被解释为有成功就有失败,其实不是,就如滑雪场,往上爬很费力气,往下滑时不用费力自然就下来了,而且下来的速度要比爬上去时快好几倍,只要最初两个月能坚持住,速度很快就会上去的。
开头是最难的,但一边阅读其实是在一边积累力量,用这些知识了可以继续指导你的读书,后面反而会越来越轻松,速度上去了,阅读量还可以继续增加,不管你用多么慢的速度爬到滑雪场的上坡,最后从顶端滑雪下坡的速度都是很快的,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会太大。
9、把时间用来做最有价值的事
你的关注点在那里,你的结果就在那里。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资源,无论贫穷富贵,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每个人的选择决定他最后的收获。
厨师利用时间煲出了美味,还有粮食变成美酒,猪蹄膀变成诱人的火腿,都是利用时间酝酿而成。它们在那段时间里发酵,最后发生质的飞跃,不再是普通的粮食和猪蹄,这就是它们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每一样都平均用时间,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把时间放在你最重要的事情上,做最有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选择标准。
之前有个很火爆的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表明你对时间的利用必须要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改变,付出一天两天看不出来的。
积累的过程,就是利用时间的过程,培养习惯也是利用时间的方式,比如读书,你可以选择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也可以选择每天看一点,养成读书习惯,一周或十天看完,还要选择读什么领域的书,再达到一万小时定律的要求,一定会成为一个读书专家。
把时间用来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多花时间,一定会大有收获。
10、成功人士个个都是读书狂
世界上有多少成功人士,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从事的工作类型不同、领域不同、性格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读书找到了生存之路,他们曾经也是平凡的人,是读书改变了他们。
读书,很多时候是给予了我们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勇气,当你的梦想被人嘲笑,不被理解,没有一个人支持你的时候,只有书里说你可以。
很多成功人士读书非常厉害,简直是读书逛,一天读一本书,有的一天读三四本书,拼命读书,就是为了生存,非常急迫的去读书,从获取力量到改变人生,书中提到一直读书心态,就是以患绝症的人寻求救治良药的心态和家中失火着急救火的心情去读书,两三年读书下来,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生也有了革新性的改变。
读书狂的毅力和行动力都是惊人的,我们大多数人只能说是读书爱好者,没有达到那个痴迷的程度,像我自己,每天似乎都被生活和工作填满,每天轮流转,不断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虽然我也是个忠诚的读书者,但在行动上完全没有达到疯狂。感觉能够抽空出来看书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很多人一定和我又同样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感觉精力跟不上,这一点我很喜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每天坚持长跑,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了马拉松运动员,以良好的身体去写作。我通过坚持每天晨跑,一年下来感觉自己的精力好多了,一周挤时间看一本书,还是很轻松的。
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需要的是一种热情,热情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生成的,要像一个坚韧不拔的挑战者那样,有意识地抓紧时间努力再努力,直至它成为习惯渗透到身体里。即便是再好的规划,如果缺少韧性和自信,最终只不过是一个妄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