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游学的这两个月里,我发现中国和美国确实有所不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待孩子有一个好前程、上好的大学、受良好的教育;美国的家庭更现实,低收入家庭,几乎不会期待孩子去上名校。 中国教育被很多的人诟病,但我个人观点是中国教育复杂的背后充满活力。
你对孩子有什么的期待吗?复杂的社会背景带来很多难以选择的矛盾。我们今天谈两个方面:一,中国现行的四种教育;二,我对学生的期待。
中国流行的四种教育:
素质教育:基本社会规则,社会基础的法律和道德,生活能力
应试教育:所有好学校都需要成绩
人文教育:通识和思辨
博雅教育:审美和创造
我对学生的教育目标:
有人说,我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能帮孩子走多远,对孩子有期待,有用吗? 我觉得有用,因为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才能起步。就好比你拥有一辆车,你决定开车去北京,虽然路上会发生什么、何时抵达你也不能确定,但是有了方向可以出发了;否则手握方向盘驶向何处,也是一种纠结的感受。 我期待我的孩子,或者我的学生,到了25岁,开始真正步入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人:
有智识,很幸福,能成事----
我对孩子的期待(一)有智识
在认知方面,如果完成大学教育,至少六个方面有所涉猎----
1,母语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与人沟通了解事物的基础;
2,精读一门第二语言,可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3,对人与社会感兴趣,无论是历史、地理、哲学、经济、心理、信息技术,对其中的一项研读过经典并保持兴趣;
4,或者对科学有兴趣,无论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在未来的道路上,科学/社会/个人的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
5,我还希望孩子在高中或者大学,好好学习数学,数学学得深,意味着逻辑思维程度高,洞悉社会的程度也高。我曾经买过一本书《欲望都市--城市建模中的数学应用》,此书讲穿城市构建中的思维模型,探知这些应该是非常有趣----如果学过高等数学的话,这本书的充满了公式,很遗憾我看不懂公式所以也看不懂这些推理,我只能放弃这些乐趣。
6,我还希望孩子懂得艺术,艺术是人类进化中追求美好产生的结晶,这意味着他们能理解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对孩子的期待(二)受欢迎,很幸福----
1,合作:对他人总是保持一种合作与建设性的姿态,不仅是对亲近的人有直接的情感,对陌生人也有一种不抱目的的情感,对现有状况认可,对未来状况乐观。比如这么一个人---能保护自己,不干涉他人,但萍水相逢也愿意出手相助。
2,给予:与他人合作时,保持“给多于取”的倾向或者习惯。我们平时称为“格局大气”,“为人豁达”,至少是不计较。
3,共情:对他人的思想、情感、体验、希望给予理解。与人交往时,总是试图让自己的频道和他人的频道合在一起。比如,我的学生们曾经讨论过南京小学招生的火爆场面,他们立即能从家长、校长、教育官员这三个角度看问题,这就意味着多频道的共情。
我觉得这是幸福的源泉,一旦具备这样的能力,也不愁处理个人问题。
我对孩子的期待(三)能成事,也就是“实践智能”:
1,创造:开发兴趣、设计目标,解决问题,有别于参加社创造:开发兴趣、设计目标,解决问题,有别于参加社团。这种人,会辛苦,但是不痛苦。
2,行动:完成项目,在过程中反思。只说不做是不行的,但如果年轻时没有强烈的成就某事的愿望,成年后更容易选择“随波逐流”,因为人后半生的人格其实是稳定的。
3,能力:聚焦目标,汇聚资源,最终实现。比如,当你想成就一件事,除了自己苦思冥想日夜苦干,会不会召集小伙伴、寻觅投资人、善用社会支持?
总而言之,这样的年轻人,应该不会仅限于生存的窠臼,也不会一味追逐金钱权利享乐吧。优势的教育资源,历来都是稀缺的,如果占据了优势教育资源,那么理应也为社会做做出贡献,而不是仅仅个人的生存、安康和幸福。
智识年代,瞬息万变,到底是否还能设定教育目标?人类发展古老漫长,有客观规律可循,社会发展,有些原则是不变的。
即使很多人也有和我一样的期待,也要面临现实----对孩子期待这么高,真的能做到吗?
我最近想通一件事,“似水教育”,水没有定式,却有原则----“水往低处流”;水没有规划,却有目标----“奔流入海”。
当我们心中有这个目标,就有了方向和起步,方向和目标是不变的,但是道路千回百转。
我觉得有目标还有一个好处,面对艰难现实时,想想目标,更容易做出妥善的、不后悔的选择。
暑期课程报名,仅余少量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