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哲学,当然地从头开始。哲学是一顶帽子,你可以戴也可以不戴。只是你戴与不戴,其实你都有一顶帽子,因为它是哲学。
无论你是否知道,你都有自己的哲学。它也许是你的坚持,或是你的看法,当然更可能是你的逻辑,尽管可能的是你从来都是杂乱无章的,但依旧是一种逻辑。但很少有人成为哲学家,要成为哲学家是很麻烦的事情,追求事物的逻辑太繁杂了,许多事情看起来无因无果,在完全寻不出线索的因或果面前,探索线索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而且还要寻出因的因,或果的因,与或非,这种本质上毫无边际的工作,就是哲学家要做的事,他们只是试图比别人更接近事物的源头,试图比别人走的更远,使自己看起来像一个边界或源头。
大道至简,一个平民的哲学始于自己。
格物致知,知识起源于人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区分认知。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种朴素简单的世界产生发展的认识,这个观念一定始于某个人的认知,这个认知经历数千年之后,仍为人类认同,成为哲学,也称为一种某种理论教化的工具,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一与二之间区分构成一种认知行为,这就是“格”,“格”区分了万事万物,最终会在每一次区分上形成不同的知识。所以“格”也同样会被人定义为“探索”、“研究”等意义,普通人从最简单的意义来看待研究,称“格”为区分,我们普通意义的汉语的语境中,“格子”是最容易理解的,通过横向和纵向划线,区分出来不同的空间,其中一个就构成了一个格子。而我们划的每一条线都是“一”,“一”是我们认知和发现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的第一步,所有的汉字必然也肯定地从“一”客观地开始,推及全球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路径是从“一”开始,建构了所有有关、生命、个体、社会的存在,也建构了到现在为止让我们仍会无法看到尽头的知识世界和客观世界。
我们很好奇,“一”又是缘何而来?“一”是否先于我们而存在,中国文化中也当然有对这一源头的源头探索——“无中生有”,这可以理解为“创新”,也可以理解为“发明”,也可以从“格”字本身出发,来认知这个事物。
本人并不认为人是唯一具备思考能力和文化建构的生物。简单地说,能够懂得收集、储存、建设的动物就一定具备了思考和文化的建构的能力。例如,会搭窝筑巢的鸟儿,懂得收集储存食物的鼠类等。人类习惯性地认为,这是天然的能力,但我们并没有办法指出动物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建筑材料和为何把巢穴搭成固定的形状。蜜蜂所筑的蜂巢就更让人惊叹,如果我们从这一现象中仍不能发现人类所建构的知识只是宇宙间的“一”,那只能证明我们的无知,当然我们的无知也的确很自然,因为每一种生物都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奉天承运”,而无须承认其他物种存在的价值。
我们很容易忘记这个星球上或是宇宙中仍有其他生命和哲学的存在,科学的飞速发展更让我们普通人类狂妄不已。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自认为可以统领和霸占这个星球或宇宙,但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告诉我么,我们能够走出的路仅仅只是宇宙时空中微不足道的一段距离,我们能做的事,不过如时间洪流中无法停留的微尘。
中国道家哲学中“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却体现了人对星球和宇宙的敬畏,万事万物的规律早已存在自然发展进程之中,人类不过是发现了其中极其微小的部分为自己所用罢了。回溯到第七篇的宇宙能量循环假说中看,这一微小的认知本身也是精神能量循环的一种必然罢了,谈及创造发明及其意义不过是人类自我知识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赋予罢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从自身的认识出发,建构了一种哲学。若从一个唯心主义者的视角出发,自己本身也是相对宇宙,那么这种哲学的意义强大的力量,可以摧毁世界,也可以建构世界,只是这一个世界是人类自身所认识的世界。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决定了我们在一个人类所建构的文化体系内形成自我驱动发展的动力,我们很明显地知道这微不足道,但也知道这是时间、空间、能量、宇宙以及所有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的组成部分,像蝴蝶效应这样的自然科学理论可以证明这种认知的存在。
对于哲学的起源进行探索,我们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这是另一种哲学的认知。哲学并非神奇的学问,但知识和权力结盟时,一些学问便会形成高不可攀的形象,或者是盘根错节地复杂,或是被神秘化;而欲望和权力主导世界时,知识与权力的结盟会更加紧密。哲学若是不能为我们普通人所了解,统治与奴役就必然存在,剥削也必然存在,人类的文化从洪荒时代到科技时代到互联网时代,都无法改变知识与权力的媾和。哲学必须保持清醒。
曾有鲁迅这样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其实世界就是世界,人类的科技从认知的“一”或“有”开始,最终归于无。哲学大概也一样,这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哲学,只是因为“有”或“一”多了,便开始有了哲学。
你的哲学从认知开始。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
2016年和单位同事们出游潮州的时候,在香火鼎盛的潮州城,大小寺庙遍布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历史名刹开元寺当然是不可缺少的景点环节,善男信女焚香朝拜,之后我问了同事中几个人是否知为什么这座殿堂叫“大雄宝殿”?“佛家三宝”都有哪三宝?各位为何朝拜?结果大家的回答却令我深感意外——除了在佛家殿堂哪里大家对佛家教义并无深知,所知道的东西很难超出初中历史书中的知识范畴,而各位对于朝拜的目的无非是求子、求财、求平安。
下午到韩文公祠时,各位虽然却也都知道韩愈这位历史名人,但大概只有我给这位学者鞠躬拜谒。我尽可能地详细了解了韩公被贬的历史。原来韩公恰恰是因为反对佛教才被贬潮州的。
不同的拜,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哲学,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价值观。在此,并无反对佛教而颂扬韩愈的意思,而是这一对比让自己更加明晰地知道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指导人认知世界或是社会,进而使得大千世界异彩纷呈。
闲下来时,也喜欢了解佛教,随着年纪稍长,也长长听一点佛教音乐,用来宁心静神。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
就着拜佛求福泽的事言,求,求什么呢?
生,求不得不生(不生非死);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爱别离,求不得团聚;怨憎会,求不得解脱;五蕴炽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求不得,便是苦恼。
生老病死世人皆无可避免,只是这“求不得”之苦,应是可以凭主观意志免除的。奇怪的是,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
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情绪里不免伤心,焦灼和懊悔。
然而,求依旧是必然的,但求必须依据一定的信仰或是理性来求,信仰与理性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哲学。当我们认定了一种道理和行为,我们选择遵从而行是,我们个人的哲学就成为自身行为的指导,因此,哲学是来指导人生的,它让我们看来自己走完了一生,选择了人生和铸就了人生的意义。
在倒回来看,无形的哲学知识,铸就了一个人一生的结果。当然,我们的人生哲学是发展变化的,非一成不变的。人生哲学的细微变化或巨大变化会让我们获得不同的人生过程,却无法改变最终的人生结局——肉体的死亡。在生死之间,个体哲学是一种精神能量的存在。生之前,死之后,哲学是否存在呢?个人认为是在的,但不属于这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属于他者或是宇宙中的精神能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