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矛盾
七月份的宜宾,很热,太阳圆圆地就挂在头顶上,我和父母三人在农田里摘玉米,闷热的空气里,自己的浅表性胃炎伴随胆汁反流似乎更加严重了,胃烧心的痛,好不容易回趟家,现在使人好心情都坏了一地。
但心情不好的,还有隔壁一家。又是那样,大老远就听见了吵架声,但这次显得好像还格外不同一点。平常隔壁家里老人和自己的儿子是常闹矛盾,但不像这次一样,“分家”的词汇都不时传入耳朵里面了,仿佛听见了老人儿子的咆哮声,我打个机灵,想:不妙,莫非要分家?
吃午饭时,父母在饭桌上又无意之间说起这件事,抱着八卦的心,才知道矛盾是这样的:
大概是儿子觉得老人太难赡养了,人老了也不能帮家里干点活(农村就是这样,地里面的活,八十多岁的人了,一般干不了了),给干活的人煮点饭,又不符合胃口。我们这边老年人大多都是这样,煮饭煮的软。而且老人眼睛也是不怎么好了,听说有时炒的菜里面还有菜虫、头发之类的。佝偻着的背,走路又慢,看着都烦,并且大病小病的,家里一个孩子在读大学,一个孩子现在读高三,还有一个孩子快上初中了,本来日子过得就紧,现在无疑又给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听到这,不得不感慨家家都有本难忘的经呀,但我是怎么也没有搞明白是什么原因让老人的儿子越来越不孝顺的,做人呀,还是不应该忘本的,听说老人的丈夫去世的时候,老人的儿子才七岁,可以说为了儿子(怕再嫁之后,儿子会过得不好),老人这一生也没有在结婚,在那个年代里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将孩子抚养长大,可以说的是相当不容易。
后来儿子结婚了,正赶上计划生育的时候,生了三个孩子,罚款了不少钱,出不出那么多钱,夫妻俩就出去打工,到孩子小学毕业,都没有回来过,这么多年,就是这么个老人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现在倒好了,儿子忘本了,我心里面替老人抱不平,难道这就是那个年代养儿防老的意义所在?
站在老人儿子的角度,单方面认为儿子做的是错误的,生而为人,哪怕父母纵是有万般的不对,我们也应该先忍耐,毕竟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的是父母的血液。何况老人并没有过错。
02.感慨
老人的儿子现在生活条件虽然不是说有多么好了,但是相比前二十年,简直是翻了好几倍,国家政策扶持下,我们这边每家每户在屋外都修建着蚕房,里面每一届都养着蚕,虽不说好贵,但是一公斤现在的市场价格还是在五十多左右,再加上疫情结束后养的第一批猪他们家还挣了不少,给老人添一件衣服还是够的,但是儿子和儿媳妇却没有,甚至现在老人日常吃的药也是老人嫁出去的女儿开的钱。
乡间小路上,每次看见老人佝偻着背去捡人家仍的矿泉水瓶时,我就想了很多。
感觉就又得对我父母好些才对,家家都有本难练的经,我们都不是圣人,不能轻易去评论别人家的好坏,但是我还是记得小学课本里最基础的一句话:没有父母,哪有我们。‘
哪怕身价过亿,哪怕才高八斗,哪怕功名一身……,但如果没有父母,我会认为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我们那么努力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可以让家里面有更好的生活、可以让父母尽早享福、晚年安康吗?
永远不要觉得父母给予的早已经还完了,物质上的满足永远代替不了精神上的需求,我们对父母的关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欠父母的,永远不够!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记,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没有父母,哪有我们。
一个人心中常怀感恩之心,是做人的基础,莫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03.孝心
我和老人的接触不多,因为到我这一代,可以算他的孙儿了,话题聊得来的少,她也不是常来我家,小的时候倒是经常看见她,因为人比较热心,我家活干不过来的时候,她经常来我家帮忙,但这些年随着自己当兵、读书之后,渐渐就没有看见她了。
但是这一天上午,又看见她了。我家的蚕已经结好果,这一届的蚕我和父母三人养得很好,蚕果白白的,可以卖个好价钱。家里蚕果多,两张大纸,需要人帮忙,我摘着蚕果,看着满是白色的蚕果正发神时。猛然听见有人叫我:
“大幺,你回来了呀?”
抬起头,看见是她,佝偻着身子,阳光照射下,满头的白发显得格外的白。我忙跑过去接应:
“是呀,大娘,刚回来不久,回来在成都没有找到暑假工,就回家和父母一起干农活了,也好替他们减轻一下负担。”
给她端来一个板凳之后,他便和我一起摘一个簸箕的蚕果。或许是我无意之间说的话触及到她什么了吧,刚刚开始时并没有和我闲聊,而是专注自己的事。我想,许是看我对自己的父母还算孝顺,也就对比想起了她自己的儿子,听父母谈起过,以前她的儿子也是如我一般,懂事乖巧,主动帮父母干活,替父母分忧。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儿子自己也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妻子孩子之后,也就显得没有那么孝顺了。
岁月或许真是把杀猪刀,不仅流逝了青春,现在看来,也会将人的孝心慢慢磨灭。
“大幺,前几年在部队当兵有没有立个功?”老人将蚕果放入了簸箕里,突然问我这。
立功?害,自己除了孝顺一点,当兵两年,确实也没有干成什么大事。我不好意思地扰了饶头,答应道:
“没有呢,部队里面立功不容易,大娘“
“是吗?我父亲当兵的时候还立个功呢,那会儿他写信回来时说立功容易呢。”
她仿佛不相信我说的,随后竟和我讲起了她的父亲。已经是上一辈的事情了,她父亲那个时候当兵都是要上战场打鬼子的,立个两次功。但一场战役里,鬼子来的太凶猛,老人父亲在这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了。老人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还想见他父亲一面。父亲死的早,还没来的及好好的孝顺就去世了。现在家里留着的,就只有她父亲写回来的书信,她说她要将它保存好,因为这是父亲留下的唯一可以留念的东西了,上面留下的是父亲对我们一家人的思念。
说到这里时,老人眼泪竟然掉了出来,我忙抽出用于包血蚕的纸巾递给了她,但她没有接……
都说孝心是代代相传的,看老人如此孝顺,我不由想到了她的儿子,害,不容易。
索性的是老人的孙儿还是很孝顺她的,小的两个还不怎么懂事,但是大的那个读大学了,比较懂事,一个人在外面勤工俭学,没有花父母的一分钱不说(学费是贷的款,生活费是靠平时的奖学金和没课期间勤工俭学赚的钱),还经常给老人买些纯牛奶、安慕希之类的营养品,这也算是生活对她格外的安慰了吧!
在我家吃过午饭后,老人就离开了,走的时候天还是很热,太阳还是圆圆的挂在头顶上,看着她佝偻着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老人的一生过得相当不易,我小小的愿望就是希望老人后半生幸福安康!
或许我会等到老人儿子醒悟那一天吧。毕竟,没有父母,哪有我们,孝顺父母,才会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