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过节,每个节日都寄寓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期望。中秋作为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节日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包涵哪些内容呢?这样一问,好像确实需要整理一下,因为可讲的东西太多了。从何说起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本《四时吉祥·中秋》。
绘本在形式色彩上借鉴传统朱仙镇年画的墨线套印四色,木刻印刷字与年画融为一体,用一个个色彩饱和的画面刻画了人们庆祝中秋的欢乐场景。在这一帧帧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各地人们庆祝中秋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俗习惯,感受到了节日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丰富节日知识
节日对小孩子来说,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放假,吃好吃的。其实,这里面的知识更是丰富多彩。我们来看看书中涉及到了哪些内容吧。
农业知识。中秋节在秋分前后,此时,昼夜均,寒暑平,秋高气爽,庄稼成熟,人们进入紧张的秋收中。北方的农人忙着收玉米、大豆、高粱等;南方的人忙着挖莲藕、摘柚子、采桂花。“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果香、粮食香、花草香混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共同构成了中秋欢乐的基调。
美食文化。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很多讲究。单就一个中秋节月饼来说,就有各种讲究:馅料有甜咸之分,甜的又有莲蓉的、蛋黄的、五仁的、枣泥的、黑芝麻的、果脯的等;咸的有鲜肉的、韭菜鸡蛋的、腊肉的等。外皮有酥皮的、蛋糕皮的等等。就连月饼上的花纹也迥然不同,有刻字的,有雕花的;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大大小小,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除了月饼,人们还准备了祭礼:柚子、葡萄、苹果、石榴等水果。祭礼过后,人们会团聚在一起,根据地域不同吃莲藕、芋头、菱角、大闸蟹,喝桂花酒,还有的地方吃饺子等。过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采买食物、布置装饰。看书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回忆一下自己吃过的美食,说说它的味道,颜色和感受等,让书中的内容和孩子的生活产生联系。
感受节日情怀
中秋月圆人团圆,赏月吃月饼是南北共同的习俗。但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除了共同的活动外,中秋的庆祝活动还有很多细小的差别。
打开书,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做灯笼,可爱的兔子灯,有趣的柚子灯、小橘灯;有的地方有灯会,人们在夜晚提灯游玩,猜灯谜;有的地方是赏桂花、听戏;有的地方打铁花、舞火龙;有的地方还有月夜观潮的习俗。
看书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给孩子说明白,比如,打铁花这个风俗的地域性就很强,没见过打铁花的孩子就需要向他解释清楚什么是打铁花,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打铁花的视频看,视觉效果更震撼。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小橘灯,晚上和他一起去河边放灯。还可以一家人在一起玩猜灯谜的游戏,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气氛,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接纳不同的地区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体验生动细节
为了展现节日的欢乐喜庆,作者采用了丰富的色彩,大跨页的设计,众多的人物形象穿插其间,体现了中国节日特有的热闹。在这一张张大幅图画中,藏着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小细节,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认真观察。
十二生肖和动物。在这一片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十二生肖和可爱的小动物也出现在各个场景中。它们有时候做月饼,有时候猜灯谜,有时候舞火龙,有时候还和大家一起吃饭,姿态各异,憨态可掬。看书的时候,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找找十二生肖和这些小动物,说不定你会有惊喜的发现。
科技和传统的结合。书中不论是节日习俗和美食,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其实仔细看,你也能发现现代科技的影子。在大大的月亮旁,有玉兔号的月球车正在工作;“团圆”的左跨页中,你能看到一个大大的卫星正悬在月宫上方;做月饼的整个流程也是机械现代化的流水线。
生活中的小幽默。在众多欢庆节日的画面中,隐藏了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生活场景。“拜月”的左跨页中,小老虎拿着一本语文课本正在对月祈祷,希望学业顺利。这真是应了那句,在作弊和做题中选择了做法。在“燃灯”专题中,一个人坐在长颈鹿的头上,正拿着刷子给熊猫刷黑色。下面还有人穿着青蛙服卖蛙蛙,不禁让人想到现在正在走红的“蛙人”。仔细观察,让孩子再找找看,是否还有别的小细节。
中秋,是丰收,是团圆,是祝福,是希冀,天时地利人和,花好月圆美满,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生活愿望。打开书,看各地的风俗,品各式的美食,在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叙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美好,体会生活的丰富与生动,此时,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