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下半部分学习笔记: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在评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如果你不能分享马克思对经济价值的狂热,他的经济教条与改革措施对你来说就有点虚假或者无关痛痒。
你的判断主要是与结果达成共识,而非方法。就算方法非常真实有用,如果所达到的目的是我们不关心或不期望的结果,我们也不会有半点兴趣的。
当你在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一定要问你自己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不想被宣传所困惑,就得了解宣传的内容是什么。难以察觉的隐藏式雄辩是狡猾的。那会直接打动你的心,而不经过你的头脑,就像是从背后吓你一跳,把你吓得魂不附体一样。这样的宣传手法就像是你吞了一颗药,自己却完全不知道。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
三个建议的否定的指令: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一般规则:
1.你必须将想象文学作品分类。
2.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3.你不仅要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要了解一个故事的架构,你一定要知道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当然,不一定是从第一页开始的——中间经过些什么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要知道带来高潮的各种不同的关键是什么,高潮是在哪里、又如何发生的,在这之后的影响又是什么?
如何阅读故事书:
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最重要的是要让想象的作品在你身上发生作用。这也就是说,让角色进入你的心灵之中,相信其中发生的事件,就算有疑惑也不要怀疑。在你了解一个角色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之前,不要心存疑虑。尽量试着活在他的世界里,而不是你的世界,这样他所做的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小说能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中许多的需要。
或许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的爱比现在拥有的还要丰富。
关于悲剧的重点:
记住悲剧的精髓在于时间,或是说缺乏时间。
如何阅读抒情诗:
1.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2.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要了解一首诗,一定要去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
如何阅读关于当前的事件(新闻)
——读者要擦亮眼睛
在阅读当前事件的报导时,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要认识那位记者,而是要知道他写作的心态是什么。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如何阅读哲学书:
哲学问题的最大特色就在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回答这些问题。采用别人的观点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在逃避问题而已。你的回答一定要很实在,而且还有有理有据。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在阅读社会科学时,主要的着眼点在一个特殊的事件或问题上,而非一个特殊的作者或一本书。(因此引出主题阅读)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两个阶段: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阅读与心智成长: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咸鱼有话说:
这本书读的有点糙,刚开始看到长篇大段的内容时其实是有些读不下去的,但是听从了本书的建议,第一遍,不要纠结,先读完再说。于是我决定听它的,还是坚持看完了。对于好书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还是应该坚持,不要纠结与一个点就索性放弃。书中有些不感兴趣的内容我就直接跳过了,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看,比如如何阅读科学、数学这些咸鱼看了就头疼的部分。。
总之,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对我有所裨益的,这一遍虽然摘录了笔记,也还是太粗浅、太浮躁。我会再读第二遍的,等某个我不那么咸鱼的时刻哈哈。
�
本文整理自《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