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杨绛的《我们仨》。
早在上大学那会,有段时间不知道因为什么,杨绛先生突然就火了起来。当时很多人空间都能看到先生的一些名言名句。似乎没有看过先生的著作,就不配为一个文艺青年。
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她记录自己一家三口的回忆小说《我们仨》。
我其实并不是算文艺青年,不过出于好奇,也就慕名而阅了这本书。可惜的是,当时看到第二章,因为一些事情搁置,就没有再继续看下去了。
这次在挑选共读书目时,我突然想起来这本当年未读完的《我们仨》。
《我们仨》的起源,本是杨绛女儿钱瑗在病中起草未完的文章。
“十月间,她记起我曾说要记一篇《我们仨》,要求我把这题目让给她。我当然答应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1997年3月4日,钱瑗去世 。至离世时,只留下了写完的前五篇。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女儿去世后,1998年12月,陪伴杨绛一生的爱人钱钟书,也没能熬过病痛的折磨,溘然长逝。
曾经温暖的三口之家就这样被死亡拆散了,单留下了杨绛一人,带着对爱人和女儿的回忆,孤身在这世间寻觅归途。
或许是为了完成女儿未尽的心愿,也或许是为了给曾经的回忆做一个纪念。时隔四年,《我们仨》出版问世,杨绛先生用她带着真情实感精心打磨的文字,向所有读者展现了曾经温馨美好、积极乐观的三口之家生活。
2.
《我们仨》并不厚,我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便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
书共分三部分,前面两部分很短,分别讲了两个梦境,让人不免有些迷惑:这到底在讲些什么?
但如果先看第三部,再回头来看这两部时候,或许就会豁然开朗,真正理解前两部包含的暗喻。
所以这里我先简单说说第三部,再来谈前两部。
第三部文字可以说是朴实无华,就是真实地记录了从1935年钱、杨二人去英国留学,至1998年钱老病逝,这长达半个多世纪之间,二人的共同回忆以及后来有了女儿后一家人的幸福时光。
前面可以说是满满的狗粮,无论是钱、杨二人的爱情,还是钱老和女儿的亲密,亦或者杨绛跟女儿的相处,三个人之间的互动着实羡煞旁人。
我把做午饭作为我的专职,钟书只当助手。我有时想,假如我们不用吃饭,就更轻松快活了。可是钟书不同意,他说,他是要吃的。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但他作诗说“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榖方””。
我爱整洁;阿瑗常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这一家三口,拥有着最纯粹的快乐与幸福。即使在炮火连天的战乱年代,在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他们依旧保持着和乐向上的氛围。一字一句,字里行间,读来皆让人心生暖意。
直到最后一章,倏然出现转折。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快乐总是短暂的。就在这之后不久,钱老和钱瑗二人就相继住进了医院,并且先后离世。
此时若再回过头看第一二部,则会如梦初醒:原来所谓梦境,实则是钱钟书父女与杨绛死别的经过。
古驿道是黄泉路,船是生命之舟。钱老的船先一步行上了黄泉,钱瑗紧随其后。而杨绛只能看着死神将二人先后带走,却无力阻止,更无法以身相替。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宁愿这是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家三口依旧在一起。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一场梦,终究还是醒了过来。醒来之时,家已不再是家,仅仅只是在这天地间的一个用以容身的客栈罢了。
《我们仨》三部分内容,合起来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却让我哭了又哭。
曾经一家三口有多么欢乐,再回看前两部分就会有多么虐心。
区别于言情小说男女主角的爱恨纠葛,这种虐心,是来源于对生命的无常,幸福的易逝和死亡的注定而产生的痛惜之情。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一家三口曾经拥有的美满快乐,又何尝不是如此。
3.
但悲伤并不是这本书的主格调。《我们仨》一书,虽有遗憾,但让人思考更多的,则是关于钱老他们家庭幸福的原因。
世间的夫妻那么多,为什么钱、杨二人婚姻能够如此美满,一辈子竟只吵过一次架?为什么这一家三口能够其乐融融,即使在自顾不暇的时候仍能做到心中有彼此?
在阅读完整本书、梳理了时间线并且额外做了一些功课后,我将他们婚姻幸福的原因,姑且粗略总结为如下三点。
第一.好的爱情,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
1932年,杨绛与钱钟书第一次在清华园相见。二人一见倾心,正式拉开了这段长达半个多世纪婚姻生活的帷幕。
彼时钱未娶,杨单身,双方也不曾有其他感情纠葛。恰风华正茂,他儒雅,她可人,两个年龄相近的人,又都有着共同的爱好——文学,于是理所当然的走在了一起。
民国时候曾出现过不少让人感叹不已的爱情故事。譬如徐志摩和陆小曼,又如萧军与萧红。
然而这些曾经看似凄美壮烈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压根是一个错误。
徐志摩追求陆小曼时候,陆小曼尚是有夫之妇;萧红爱上萧军之时,肚子里更还是怀着别人的孩子。
罔顾道德,不顾身份。这两段被世人津津乐道的爱情,最后都走向了毁灭。
而钱钟书与杨绛二人,恰恰是在最合适的年纪,遇到了合适的人选。从一开始,两人就打好了爱情这座高楼的地基。
第二.门当户对,家庭背景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钱钟书出身于教育世家,父亲钱基博曾任职清华大学国文教授,是当时有名的古文学家和教育家。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一位律师。他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后来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也算得上是精英人士。
虽然钱家是传统的旧式家族,杨家则是新式人家。但若论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再加上钱父因书信一事,对杨绛颇为赞许。而杨绛的父亲也对钱钟书的家世人品十分满意。双方家长的支持与看好,让二人的恋情更加畅通无阻。
书里还提到了钱钟书的妹妹。钱父中意一位品学兼优的讲师,想要把女儿嫁给他。妹妹一开始并不愿意自己的婚姻被安排,但最终没有拗过钱父,乖乖结了婚。虽非自由恋爱,但婚后竟也过的算是美满。
老一辈的人,往往见到的比年轻人更多,其眼光也更长远独到。钱钟书与杨绛的婚姻,门当户对保证了彼此地位的平等,长辈支持更是有了来自家人的祝福。这样的婚姻,自然要比双方家庭社会地位不等、且父母并不看好百般阻挠的婚姻基础来的更为坚实。
第三.包容理解,把彼此都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在读这本书以前,因为《围城》序的缘故,很多人或许会认为:钱钟书只管学习创作,其他家务应酬都是杨绛在做。
但通过《我们仨》的细节描述,我们能看到一个不太一样的钱钟书。
他“笨手拙脚”,“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
然而在入住新居的第一个早晨,他却大显身手,“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而后更是“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甚至“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做早饭”。
一个从小接受着“君子远庖厨”观念的男人,却为了心爱的妻子下厨,做了一辈子的早餐。这样的改变,只是因为他深深的爱着杨绛,所以愿意去做出改变。
在杨绛生产坐月子时,钱钟书一个人过日子。然而因为他的笨手拙脚,常常闹出一些小事故。比如打翻了墨水瓶染了房东的桌布,比如把台灯砸了,又或者弄坏了门轴。
而每每值此,还在坐月子的杨绛并没有训斥或者嘲笑丈夫的添乱,反而安慰他说:“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
对于钱钟书的错误,她总是能用最温柔的态度去包容他安慰他。杨绛之于钱钟书,不仅仅是陪伴,更是尊重,是理解,是体谅。
文革期间,钱钟书住进城去。进城之前,他不似其他丈夫那样,殷殷叮嘱妻子照顾好小女儿。反而交代当时还在上中学的女儿,要“好好照管妈妈”。
可见钱老心里,第一位的始终都只有杨绛一人而已,就连亲生女儿都要排在妻子后面。
两个人习惯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并不会为琐事而闹得面红耳赤。在大事上又能有商有量,尊重彼此意见。把对方都当做最重要的人看待,这样的爱情,又怎么可能不和美长久呢?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维系幸福家庭的秘诀,看似十分简单。
可惜现实中,有多少夫妻,能够在度过了最初的激情期后,依旧保持着对彼此的爱与依恋呢?
又有多少家庭,因为一些琐事日日争吵不休,以至于父子不和,母女僵持,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呢?
缺少了沟通交流,缺失了体谅包容,缺乏了尊重崇敬。再刻骨铭心的爱情,再富有殷实的家庭,也会难以为继,最后只能走向破败。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仨”中,钱钟书与杨绛彼此尊重体贴,彼此相亲相爱,共同创造了一段婚姻佳话。
而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母影响的钱瑗,更是早慧而成熟,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做维系“我们仨”关系的最强纽带。
生而为人,已是幸运,而能够成为一家人,更是不易。既然如此,何不学习“我们仨”,相依相守,把彼此都堪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呢?
4.
《我们仨》讲述的故事,有幸福快乐,也有温柔惊喜。
但最终,在“只剩下我一人”的叹息中,溢满了沉重与悲伤。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从少年时的一见倾心,到中年的相伴相守,至晚年的相互扶持,再至最后的一人独留。
六十余年的时光匆匆,然而到头来,“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2016年5月25日,一百零五岁的杨绛,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人世。
至此,“我们仨”,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