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先去看一下豆瓣的书评,然后走豆瓣比价最便宜的推荐链接过去。后来买了Kindle。想买实体书,亚马逊、京东、当当,这三家还是得选一下,在哪家下单。微信下单,APP下单,网站下单,可能价格都不太一样。
现在什么都不比了,直接去网页版亚马逊。
人没有钱的时候特别在乎钱,所以会花很多时间去挑选比较,看看怎么省钱,尤其会下载大量的PDF放在那里,以为下好一堆书了,知识就都是自己了,心里安慰一下嘛。
一直到发现:
不能浪费时间去选择来选择去的,时间比节约下来的那么十几元或者几十元宝贵得多,而电子版的东西更适合看小说或者一目十行的精神快餐,真正的好书还是要一页一页翻着看,慢慢读。
至于为什么直奔亚马逊?很多原因,只有一条值得花时间解释一下:信任。
我免费试用了 AmazonPrime 的服务一个月以后,系统给我自动扣了188元吧,好像。当时我闷掉了,因为完全忘记当初免费试用这回事儿了,立刻找客服电话,没找到。但是网页版有取消服务的FAQ什么的,我照做了,很简单就几个按钮按一下等待全额退款。
退款有没有回我的信用卡,我其实是没有去查看的。
因为我对这样一个把退款按钮和流程设计得那么简单和明显,傻瓜式闪退,无审批无等待,马上退的商业机构,已经给予了我的信任。
而和这种信任相反的是对某些国内网站1元钱开通会员,然后把退订啊退款啊,取消会员啊,所有的流程和按钮,都隐藏得很深很深。
按钮是没有的,给你一个文字链接还不带下划线的,或者颜色不明显,或者路径深度太大。我是做这一行的,不要和我说那不是故意的!
当初我为了去掉乐视独播《芈月传》烦人的广告,入了会员,结果忘记取消,之后乐视自动续会员扣了一个月的会员费。我首先费好大劲找到取消会员和付费的地方,但是取消以后已经被扣掉的费用,就不退了。
如果经常看 YouTube 的人会发现,油管的视频广告设计得也是很人性化的,你可以随时一个叉叉关掉,或者就那么跳过不看。
因此,我给自己归纳出这样一个选择标准:
任何不留给用户选择权和退出权的网站设计,是不值得信任的。这不是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商业价值观和团队基因在起作用。
买书可以直接去亚马逊,因为亚马逊的团队基因和商业价值观是值得信任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