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端午节,又到了屈原老师刷屏的时候。我们现代人只有在放小长假吃粽子的当下才会想起有一个古人叫屈原。
至于他的具体信息,也许只局限于写过一首《离骚》。形象上,既然他沉江自杀,那十有八九是个满腹幽怨牢骚的弱鸡。
如果我们这么想,那么屈原老师要哭晕在厕所了。人家是超级大牛人,好不好?!如果搞一个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他绝对能进三甲。
除了粽子龙舟小长假,屈原老师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1
公元前178年,湖南汨罗江边。
一个憔悴落魄的年轻人面对滚滚江水,喃喃自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老师精辟老辣,我服!
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
这个人叫贾谊,就是写《过秦论》的那位大牛。他刚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贬到偏远的长沙国任职。
三十多年后,又一个年轻人站在了汨罗江边。
屈原老师好。你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后来这个年轻人在四十多岁时遭受了宫刑,但他忍辱负重,写出与日月同光的《史记》,在书中,他特地给屈原留了位置。
这人就是司马迁。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汨罗江边的人来了又走。
时间到了南北朝时期。名士们个个鼻孔朝天,目中无人,但面对屈原,还得恭恭敬敬的称一声老师。
东晋王恭的话最具代表性: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没错,屈原就是名士的Gre,Gmat,雅思。
到了大唐,掀起了一股向屈原老师学习的文学浪潮。
共计45位诗人在75首诗中,讴歌赞颂过屈原。屈老师跟月亮、边塞、田园一起,堪称唐诗创作的灵感缪斯。
屈原的粉丝质量很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个个都是唐诗的扛把子。
其中又以李白最起劲,在作品里为屈原饱含热情的吆喝了二十多次,比如“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这还不算,李白模仿屈老师写骚体诗,“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他还直呼,屈原逝世后,“无堪与言”。
真爱粉,有木有???
王维看了,淡淡一笑,我才是最得屈原精髓的学生。不信?你看“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完全脱胎于老师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卧槽,这操作太骚!
杜甫默默吐了个槽,然后提笔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呃,好熟悉是不是?《离骚》里有一句“风飒飒兮木萧萧”。
中唐的柳宗元看了这些前辈的作品,冷哼,COPY不就是抄袭嘛,这事我不干。他冥思苦想,作了一首《天对》。屈原有一首长诗叫《天问》,对宇宙天相地理历史提了172个问题。柳宗元在《天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你看,完全是从灵魂深处向屈原老师致敬了。
在大宋,屈原老师依然高居“最受欢迎名人”排行榜。
陆游是屈原的铁粉,宣称“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人家借酒消愁,他是听小儿朗诵《离骚》来治愈。陆游自己读屈原诗歌是相当有仪式感的。有诗为证:清夜焚香读楚辞。恭恭敬敬的把屈原老师摆上了神坛。
屈原粉丝,男女不限。金兵入侵,李清照被迫南渡,悲愤难耐的她高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鬼雄二字出自屈原的名篇《国殇》。
苏东坡也屈原的迷弟,不仅作有《屈原塔》和《屈原赋》,更是直接表白:
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尔。
上下两千年,文章老子只服屈原一个!
2
是时候说说人见人爱的屈原老师了。
屈原生于战国末期的楚国。那时没有科举,做官就得拼爹。屈家和楚王室沾亲带故,自带官场通行证。他一路高升,做到了左徒,相当于国务卿的位置。
当时也就二十多岁吧。
人生赢家,有木有?
没有!
屈原成天挂在嘴边的是那句:生存or死亡。
没办法,战国号称七雄,但强弱有别,而最强的秦国总是蠢蠢欲动。他们的口号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的国家无路可走。
怎么办?
屈原给出的答案是,召开G6峰会,合纵抗秦。
然而,他遇上了狼一样的对手,张仪。
此人想出了“合纵”破解法——“连横”,即说服6国依附秦国。
张仪奉行金元外交,把楚国的王后王子宠臣收买了个遍。
不巧,屈原还有一个猪队友,楚怀王。此君开始拍着胸脯保证,兄弟,我挺你。后来被枕头风吹的彻底倒戈。
屈原先是被降职,后来被流放,虽然得到过平反,但又第二次被流放,直到生命的终结。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剧情很熟悉?
一心为国,却受打压,被贬被流放。前文提到的贾谊柳宗元苏东坡陆游,哪一位没有经历过?再说个数据,全唐诗存诗1卷以上的作者中,有75人有过贬谪经历。
贬谪,也许是走仕途的中国文人的宿命。而屈原,是先行者。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共情,简单的说,就是感同身受。在讴歌屈原,赞美屈原,模仿屈原的同时,难道不是诗人们在感慨自己的命运吗?
当然如果仅仅是政治遭遇一致,还不足以让屈原登上神坛。
来看屈原的Title:中国第一位诗人,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第一位爱国诗人。
能做的了开山鼻祖的,都是千年出一个的超级天才。
屈原的成就,不只是诗写得好,而且开创了一种文体:楚辞体。很好辨认,就是句中有“兮”字。代表作就是大名鼎鼎的《离骚》。
《离骚》究竟有多厉害呢?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有人当你面说,哇,好风骚。先别生气,他绝对不是骂人,而是在赞美你。
风骚,是古代文学的最高标准。风来自《诗经》风雅颂的风,骚就是《离骚》。《诗经》和《离骚》被称为中国文学的长江和黄河,两大源头。
你看,屈原老师一个人比肩诗经三百首。
楚辞体突破了《诗经》四个字一句的局限,可以讲更长的故事,表达更复杂的情感了。
因此,从楚辞体里衍生发展出汉赋,骈文,影响到汉乐府,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和现代散文。
如果没有屈原,中国的文学完全可能是另一个路子。
那么现在我大概在用另一种形式写这篇文章了。
3
说了这么多,诗歌散文似乎离现代人很遥远。只有放小长假吃粽子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屈原。
其实,没有屈原,你不一定吃不上粽子。
因为端午节古已有之,是人们为解晦避秽而设立的一个祭祀节日。
为什么要往水里扔粽子和划龙舟呢?那是为了安慰淹死在水里的鬼魂,怕他们作怪造成水灾。
真相很扎心,是不是?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到了唐代,大家实在太喜欢屈原了,正巧他又是五月初五沉江的,就为端午节贴上了屈原的标签。
有屈原老师加持,端午一下子成为全民放假的大节日。
除了粽子和小长假,其实屈原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
没有他,你会发现你的中文表达出现了障碍。
比如,你想吐槽一个人顾虑太多,做事不果敢,就没办法用“瞻前顾后”了,因为它出自屈原的“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再比如,有人胡说八道,歪曲事实,你刚想指责他“颠倒黑白”,发现不能用了,因为这个成语来自屈原,“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还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将从你的词汇库里消失,这个成语是屈原在《卜居》中首创的。
以后你也只能说将军白发,却无法说“美人迟暮”,因为这四个字的版权也归属屈原老师。
“路漫漫兮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以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你都不能用于QQ微信签名装逼了。
此外,莞尔一笑,日月同光,朝发夕至,惩羹吹齑,将统统都消失在中文世界里。
事情还么结束。
自古中国人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之说。
没有屈原,很多名人就不得不改名了。
比如京剧大师周信芳就不会叫信芳了,“苟余情其信芳”,出自《离骚》。
写《背影》的朱自清先生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以表明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他就不得不另取它名以明志了。因为自清二字来自《卜居》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
还有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也只能改名了,“前望舒使先驱兮”,是《离骚》里的句子。
《文心雕龙》对屈原的评价是: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其实何止诗词歌赋,屈原老师影响了每一代中国人。
余光中先生曾写有《漂给屈原》: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我想加一句,你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