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应试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的差异性很大,国内以“应试”教育为主,国外某些国家以“知识体验”为主,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体验式教育方式的学校和老师给予学生的外表形象上极大的自由和尊重,包括衣着、发型以及背的书包,用的东西等,老师们绝不会因觉得看不顺眼而横加干涉,相反,无论是什么样的装扮,老师们都会给予赞赏。
例如,在美国,学生如果染了头发,老师会说:“这个颜色很不错,你很漂亮。”即使老师不喜欢某个学生的奇装异服,他也会说:“你今天很有个性,我喜欢自信的你。”在中国,如果有学生染发,穿奇装异服,一定被老师们定为异类,少不了一顿狠批,并要求学生把头发染回来,把校服穿起来,不然就不能进校门。
二、体验式教育方式的学校和老师给予学生更大的情感处理权,不会对他们的交友进行干涉,特别是男女异性朋友之间的交往。而中国学生没有“早恋”的权利。
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把自己交到异性朋友的好消息告诉老师,而老师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老师会说:“我太为你开心了,让我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吧。”学生会告诉老师一些两人交往的细节,老师也会为学生出谋划策等。而在中国,学生早恋,会被老师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老师会说:“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绝不能分心,否则就毁了,以后到了大学有的是时间恋爱。”
三、体验式教育方式学校的老师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像大人一样体验生活。
在外国一些学校的毕业典礼,成人礼等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像中国那样由校长或领导讲话,或者一味地说教,而是办成轻松愉快的舞会或者酒会,学校会允许男生穿西服,打领结,像绅士一样去邀请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跳舞,而女生则穿好看的裙子或晚礼服,穿上高跟鞋,美美地享受不一样的自己。
四、有学习上,欧美老师同样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如果学生没完成作业,老师会说:“明天写完后交给我。”如果学生有问题没学会,老师会说:“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不过,别担心,我一定会尽力帮你的,我相信你一定会战胜它。”而在中国,如果考试考不好,老师会认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努力造成的,少不了批评。
五、体验式教育方式下的很多学校很少考试,例如爱尔兰的学生,老师讲什么全部由老师自己说了算,学生也不是为了考试考个好成绩而学,在校学习主要体验知识,探究知识,在学习中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和老师一起去解答它,而不像中国有教学大纲,学生要通过反复练习,通过增强其熟练度来提高分数。
六、一些国家教学,学生在校时间很少,大多在四个小时左右,家庭作业也很少,大多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动手体验式的较多,但每个学校都要求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每周每学期学校都会列出一定量的书单,供学生自己选择,并且要写出读书笔记和感悟,老师也会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测评,一旦不达标,会被要求留级。
七、在美国,小学很宽松,以人文学科学习为主,而数学教育极浅显,中国小学二年级已经掌握两位数的加减乘除算法,而美国,小学毕业的学生计算能力还不如中国二年级的学生。但是除此之外,美国学生因为读了更多的书,而对自然地理,人文思想及科学万物等懂得更多。
前些年,我们学校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上考倒数第二名,几乎什么也不会,整天自卑地缩在教室一角,因为学业落下的太远,老师也帮不上她,只能听之任之,后来他的父母把她接到自己打工的美国学习,没想到在那里她的数学成绩却是最好的,学校给她安排了专门的语言老师教她口语,并补习之前的课程,因为没有考试压力,在老师的鼓励和夸赞下,这孩子很快找回了自我,找到了自信,发现了学习的乐趣,现在已经在美国上完大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了。
八、美国的大学教育是宽进严出,选课自由,选了哪一科,只要修够学分,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相关毕业证了,但如果修不够学分,毕业论文通不过的话,就无法顺利毕业。另外,在国外论文绝对不可抄袭,连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都是被视为抄袭,因此,在美国学生要想通过毕业论文,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很难毕业。
总之,国内外应该教育和体验式教育之间的差异源自教育的目的不同,国内教育是以“考试提分”为目的,一切对学生的要求和限制都是因为要考试得高分。我国的教育学生的基础更牢固,理科知识更熟练,但人文教育却不足,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的高低”为评价标准,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也无法从学习过程中找到个人价值。而欧美国家的教育却更重视以人为本,以实现作为人的独特体验为目的,一切教学活动和要求都以找到自我价值为目的。那么国内教育和欧美教育,您更喜欢哪一种呢?
(文:指尖教育帝国;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