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境的反向发展是突破
《道德经》中说:反者,道之动。
这里的反,有三个意思:
第一,返回,就是返回原点;
第二,是发展到反面,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到了反面;
第三,相辅相成,比如车轮,上面是向前,下面是向后,向前向后是同时发生,同时作用的。
死就是生的反,祸是福的反,无是有的反。从生到死,从福到祸,从有到无,都是一个反字。
道的动变是返本归源,即一下子回到本源,然后又继续向外面发展,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才能够做到生生不息。
所以反者道之动,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一种逆向思维。
由此可知,困境的反向发展就是突破。我们经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意思。
困境只是人的主观感受,从道的层面来说,困境,其实是一个人修身的天赐良缘。它是让我们可以反向走上成功,走向人生更高境界的助推器。
可惜很多人,参不透,少了主观开创性,只知怨天尤人,不知不觉中,失去机会。
2、困境中方显一个人的品质
《易经》中有一个困卦,被孔子选为跟品德修养有关的九个卦中的一个。他特别说明:困,德之辨也。
一个人处于困境之中,马上就能分辨出他的品德修养怎么样。
困卦讲的是君子被小人困住,如何脱困的道理。
有人说,君子怎么那么倒霉,老被小人困住?其实我们应该这样想,如果没有被小人困住,别人怎么知道他们是君子呢?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忠贤,多少好人,都是发起于困境中的。
所以,我们必须能屈,才能够谈得上伸,这叫作能屈能伸。
可见困,是有解脱的办法的,但要透过正道来变通,不可以不择手段。否则就是小人了,小人到最后一定是凶的。
困卦告诉我们,当碰到危险、遭遇困境的时候,要看得远一点,这样才能看到光明面,然后就能充满喜悦。当人充满喜悦的时候,就不会昏了头,反而容易找到出路。
脱困只能靠一样东西,就是“困而不失其所”。应该做的事情,虽然处于困境,但是不能够失掉泰然之心。尽管这很难做到,可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结局。
小人会再三讲自己要做一件事,可是一碰到困难,就躲起来,甚至跑掉了,这就是失其所。一困就失其所,小人;处困而不失其所,君子。
所以孔子才讲“困,德之辨也”。“辨”,即分辨的意思。
一个人处于困境中,要看他怎么因应,而不是听他说什么。其实孔子读了困卦以后,是很清楚这个道理的,因而每次遭遇困境,最后都能通达。
3、突破困境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也许有人在困境中,确实经过努力尝试过突破,但过程总是曲曲折折,结果还是没有起色。于是就怨天尤人,放弃作为。这样合适吗?
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规规矩矩,尽自己最大努力,能做多少算多少,享受过程才重要。至于结果怎么样,最后四个字结局:阿弥陀佛。
这一点不消极,反而非常积极。因为你不知道最后会什么样就应该努力,可是你努力之后知道最后会怎样,那就心安理得了。
人活着,生的历程,比结果重要。
我们今天受西方的影响,把结果看的最重要,其实结果不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结果都是回去。
人活在世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事情,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困处。
我们要做的是停止抱怨,立足自身,马上行动起来,好好修自己,不会做,就去学,学会了再去做得更好,不要白白过一生。
总之,我们要明白困境反向的本质,遭遇困境时,力行自省,珍惜机缘,寻找时机,主动采取有效的行动。
最后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现实,尽力去做,问心无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