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职场对中年人很不友好,竞争力减退还有家庭压力,还有年轻人的的冲击,想要守住阵地很难。一旦掉队,年龄歧视,被离职如影随形。
因此中年人必须自救,当然你可以坚持宿命论,认为事情都是安排好的,继续保持现状,我也不反驳。讨论是否宿命毫无意义,我的理念是:
努力拼搏那一丝可能,如果不拼搏,那就彻底没希望了。
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修炼,能否涅槃,看个人造化了。
1.采取行动
中年人最大的天敌就是思想惰性导致行动惰性。很多事情你只有去做了,你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续如何进步。
就拿我写作来说,写了十多年,现在水平能不能成为优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肯定比前面进步,10多年来的习作不少都保留着,现在回顾来看,很明显能看到进步的轨迹。
中年人一定要有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发现“可能的自我”,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潜能”。
人的命运就是在很多的可能下,发生改变。
2.储备能力
在专业工作岗位中持续做深度和宽度的学习。读专业书籍,做专业笔记,请教专业同行,努力成为行业中标杆的专业人才。
另外不要觉得年龄大了,有些事年轻人玩的。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好奇心,多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比如一些自媒体运作。
不要懒,空余时间不是喝酒吹牛,就是打麻将,要比年轻人更有活力,更有冲劲。学习时间,你想去做,总是有很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从颓废到积极,并付诸行动。
比如,老王运作公众号,虽然打理它很累,文章要定期更新发布。但在过程中,自身不仅收获了学习和快乐,而且改变了自身的一个精神面貌,也向周围人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年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你身上的能量场就会发生改变。
3.保持多元可能
现在有个很火的词叫“斜杆”,意思是人除了主业还要有副业,保持多种身份。其实,也就是人要多元化。
不要过分强调,
“只适合干这个”,
“只能干这个”,
“最适合干这个”
……
这种对自我的心理暗示,会导致你丰富的多样性的丧失。
在面临复杂的现实工作情境之前,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尤其无法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能力之间的差距,工作动机也不稳定,需要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摸索。
如果太执着于发现自我,你会发现:机会从你身边不断溜走。
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多样性的基因,中年人要善于发现并去尝试。
比如,你喜欢钓鱼,你是钓鱼高手,在如今自媒体这么发达的今天,都有成为网红的可能性,你就有集聚一些粉丝,有了粉丝就有价值,就有改变命运的希望。
中年的人标签不应该只是“油腻”一种,而是多元性,富有开拓精神的。
最后用高晓松的一段话来结尾:
人生到了下半场,敌人只剩下自己,真正的中年危机是奋斗半生,恍然抬头,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何处是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