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今天的“超级个体”讲了用“心理比对”来调合梦想的方式。认知到积极乐观的优缺点之后,还要回到初心--总是希望实现愿望的,那么就利用“心理比对”,先畅想未来、将梦想视觉化,然后换频道看到可能存在的障碍与困难,然后来权衡障碍的比重,是否可以跨越障碍?是否值得花时间与精力去克服障碍?就像那句祈祷词:请上天赐予我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赐予我勇气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区别。
图片来源:得到《超级个体》专栏
“心理比对”可以解决“光想不动和三分钟热度”两个问题(我觉得对策是即刻行动与持续行动),聚集有力达成的事情,放下无力达成的事情,“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先视觉化梦想的场景,然后评估实现愿望的难度也就是障碍的大小,最终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做可能的事情,成为“优雅的理性乐观派”。
“心理比对”里的障碍分析让我想到了“哀兵必胜”这个词,和“乐观”对应,阐述了理性与悲愤的力量。“心理比对”的方法同样培养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帮助一个人升级自我的心智模式,从而更加踏实确定地去学习、工作与生活。
我力求自己处于“心理比对”组。
列出3个目标:
1 流利英语口语表达与演讲
最好的结果:提高个人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多机会实现个人价值。
现实障碍:能否持续跟读模仿、阅读及使用英语?
2 减重10公斤
最好的结果:身心更加健康愉悦、更多的业务表现机会、更大的个人价值。
现实障碍:能否做到细分目标、持续定时定量地运动?
3 提高中文写作水平
最好的结果:更多的业务提升机会、更大的个人价值。
现实障碍:能否持续阅读精品、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持续写作?
第2个理论上应该是我更加有干劲的梦想,但因为我的英语外教课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到期了,所以目前把第1个视为更加有执行力的梦想。
(下面内容可能会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伙伴有价值)
我今天的【超级个体每日一问】回答如下:
如果在接下来半年里,只能学习和接触一个领域或者技术,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图片来源:“古典古少侠”公众号
我会选择继续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因为我用了超过10年的时间积累,试图把学习普通话的技能(母语学习法)迁移到学习英语当中去,只成功了一部分,就是多听、模仿发音的那一部分,使得我可以由中文的配音做到英语天气预报的配音,由中文主持人做到相关论坛的双语主持人,但整体水平到了一个阶段后一直保持在那里,尤其在即兴演讲和英语写作方面很难有突破性进展。而近一年来,“721学习法则”带给我的启示对我帮助特别大,通过细分目标、刻意练习,进步速度和过去那些年相比可谓“事半功倍”。我相信持续践行“721法则”,会帮我加速实现双语自如表达的梦想。
通过认知了“721学习法则”、“刻意训练”、“小步快跑、不断试错、即刻行动”等概念,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认识方面的一些偏差。我小时候曾喜欢听收音机,无意间输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老师的声音(高质量输入决定高质量输出),后来我在读中国传媒大学之前就考取了“一级甲等”普通话证书(为央视播音员需要达到的业务测试水平),然后,我就部分正确地推测“多听英语”,就能帮我把英语说得像普通话一样好,实则不尽然。“721法则”的刻意训练提醒我认识到每一个“单项刻意训练”的重要性,使我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听收音机之后,我无意中进行过的大量刻意练习”,比如地方台新闻主播的从业经历、大量景区专题片等配音,以及曾短期师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葛兰老师练习过普通话发音等,也就是说,多听只解决听力问题,而读、说、写每个单项都需要进行对应的刻意训练,只有在练习、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习得技能。
同样有这一感悟的王渊源老师,他是能把普通话说得很好的美国人,他也曾以为“多听中文就能说好了”,突然有一天感悟到,听只是训练了听懂的能力;而说好就必须投入时间练习,要“多说”;同样,写作则需要输出倒逼输入(阅读精品),还要经过思考与消化,处理成自己可以准确理解与正确表达的内容。
再举个例子,我一个叫Cindy的朋友,她曾是新东方的首席听力老师(拿到了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生的奖学金),英语发音曾让一些外教自愧不如,而她能说得好就是因为在北外上大学刚入学时,被同学嘲笑听不懂她的四川普通话,索性花几个月时间攻克了音标与英语的语音、语调,然后四年间持续和同学们用英语交流,大概两年之后,她的同学们已经没有人英语足够好到可以与她交流了(Nobody is good enough to communicate with her in English.)最多能听懂,然后她说英语,别人讲中文。
总结一下:听力,多听(唯耳熟尔);口语,多说(唯口熟尔);阅读,多看(唯眼熟尔);写作,多思、多写(唯脑唯手熟尔)。再细分,如果你想有英语播音员的水准,则需要花几个月时间专门听相应的音频来持续、刻意模仿练习。
英语学习,多听、多模仿跟读、多练习使用是王道,切记细分目标,每一项都需要持续投入练习,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可能互相带来灵感,但并不能相互取代。以上我梳理的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就像今天“超级个体”里提到的“看见是改变的开始,行动是改变的抵达”。很多看着很简单的东西,去做到其实很不简单。不但要开脑洞、还要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