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量子生命》短评
如果,说自己有什么优点的话,我觉得保有了好奇心算一个吧。想知道工具的原理、新技术的奇妙,想知道眼前的世界为什么这样,想知道群居的形形色色人都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历程……除此之外,还有关于自我、思想、生命、关于对错、真理、宇宙的亘古话题了。
我们已经可以用人择原理来安慰我们的出现了,可是我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跟机器甚至是其他动物如此不同呢,科学的,哲学的书读了很多以后,《神秘的量子生命》从匪夷所思的量子角度,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视角,有些是基本确凿的结论,比如生物磁感的灵敏,比如酶促反应的高效,再比如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输送……有些是猜测,是方向,比如生物量子计算,大脑和意识就是量子计算机和其表现。
如同明知道大爆炸之前的时间没有意义我们仍然避免不了想象那之前到底是什么一样,我一直不知道绝对零度之下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不存在了?-273℃就是世界尽头了?这本书告诉我,那是一个完全量子化的世界。作者把我们眼前的世界分成了三个体系:玄幻的量子、布朗的热力学、统计的牛顿。作者相信,进入宏观,量子不是退去,是被热运动抵消了,被布朗碰撞“观察测量”了,以前一直无法接受因为人类测量而导致物质波函数坍缩的说法,似乎,脱离了牛顿的“第一推动”,现在,我们的世界又需要一个“智慧的眼睛”才biu的出现了,那这个地球、这个世界,在此前一直都是无形的太虚吗?有了热力学,观测者就名正言顺了。
但,还是不理解量子计算的原理。混沌的纠缠在一起,你哪怕包涵全宇宙的秘密,不也是一团浆糊吗?
看这样的书,收获当然很多,它开启你思考的另一片天地。但我也担心,由此,科学真的会成为奇技淫巧吗?探索,会如同星座运势一样的硬嵌套吗?
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读《宇宙的琴弦》,作者介绍了弦理论及其发展后,还批评了当前弦理论的研究现状:几乎都成了往数学框架里扔数据。数学当然是严谨的,但数学也是没温度没感情的,它只是一种可能,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并不一定就是物理现实,只有符合物理现实的模型,才是好模型,否则,公式只是公式,数学只是数学。我怕在量子纠缠隧穿叠加的名头下,什么都可以往上扯,这一领域,又成了伪科学者的大舞台。好在,担心只是担心,我还是相信这本书的作者是同类的,因为,我也喜欢费曼那句话:我们只所以造不来,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
作者的文字功夫也值得表扬,字用的好,故事也讲的好。甚至有时候讲起别的科学家,挺八卦(喜欢这样的八卦,比如理查德阿克塞尔,医学院同意毕业的前提是不能在活人身上行医,后来学病理学时又被系主任坚持认为也不适合在死去的患者身上行医,丫却发明了转移DNA的新技术),都奇怪这样搞研究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去读这些?
其实,看书也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对同一本书!如同,我们对《红楼梦》读者的描写。
最开始看书名里有神秘二字的时候,粗暴的认为又是一本伪科学之作,好书不少,坏书更多,所以,很多时候我先入为主光看书名就淘汰那些有可疑气味的书,多亏多看了一眼,提及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才没错过。